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57篇
航天技术   97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14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08年7月7日,“阿里安”-5火箭将2颗通信卫星——ProtoStar I和BADR-6送ty 轨道。火箭有效载荷能力达8639kg,其中,2颗卫星重7530kg,其余为集成硬件和SYLDA5多卫星分配系统。  相似文献   
62.
引力的秘密     
刘岩 《飞碟探索》2008,(10):37-37
20世纪与万有引力相关的两大科学发现之一是,1967年剑桥大学的女硕士研究生贝尔,与其导师休伊特发现一颗脉冲双星。他们通过对这对脉冲双星的运动周期的精确测定证实,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结果一致,这对脉冲双星的运动周期的变慢速度与基于广义相对论计算的引力辐射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3.
《航天器工程》2012,21(1):115-115
据新华网2012年1月9日消息,当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B运载火箭将资源三号卫星送入太空,卫星成功进入高度约500km、倾角约97.5°的太阳同步轨道;同时,还搭载发射了一颗卢森堡小卫星。  相似文献   
64.
2011年9月19日凌晨,伴随着长三乙火箭的发射成功,中星1A卫星准确地进入预定轨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里传出的掌声和欢呼声,一扫一个月前"长二丙"发射失利所带来的压抑。中国航天人再次以其雄厚的实力和不懈的追求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中星1A卫星是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所属的一颗通信广播卫星,由中国空  相似文献   
65.
雷达与经纬仪独立布站形成单站定位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给出了测距雷达的光学经纬仪独立布站形成单站定位系统时,雷达测量的目标斜距转换到经纬仪坐标系的数学公式,并分析了转换公式和布站所带来的面目同结论认为。雷达与经纬仪独立布站形成单站定位系统在精度上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6.
建立了基于双星定位系统距离和观测数据的近地卫星联合定轨模型,设计了相应的数值融合联合定轨算法;为进一步提高近地卫星定轨精度,考虑融合双星及备份星距离和观测数据,建立了基于双星和备份星的近地卫星联合定轨模型及实现算法,并针对不同仿真条件进行了联合定轨仿真实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联合定轨方式较传统近地卫星精密定轨方式可以更好地抑制双星星历误差对近地卫星定轨精度的影响,近地卫星和双星的定轨精度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融合备份星观测数据的近地卫星联合定轨精度得到进一步改善,达到5.17m。  相似文献   
67.
双星/GIS组合定位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快速高精度定位和简短报文通信的功能.为了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满足特殊用户需要,文中提出了由双星和道路地理信息系统组合定位的新方法,并做了计算机仿真试验,进行了组合定位精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明显提高双星定位精度,在适当条件下组合定位均方差小于10m。  相似文献   
68.
武铠 《太空探索》2006,(12):4-5
10月23日清晨7时24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绵绵山峦见证了中国航天的一次标志性发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的冲天一举,将实践六号02组两颗空间环境探测卫星送入太空,同时书写了中国航天历史上颇具意义的几个数字;走过50年的中国航天迎来了新时期首次宇航发射的成功;我国长征系刊运载火箭取得了1996年10月以来的第50次连续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69.
宗合 《太空探索》2005,(3):22-25
由“双星计划”首席科学家刘振兴院士提出的“空间风暴探测计划”(SwISE),日前被列为全球“国际与日共存”(ILWS)计划第一阶段核心空间项目。刘振兴院士说,目前有关方面正努力推动将该计划列入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第11个五年计划中。  相似文献   
70.
2003年12月30日发射的中国探测一号卫星和2004年7月25日发射的中国探测二号卫星是“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的两颗卫星。所谓“双星计划”就是发射2颗探测地球磁层空间的卫星进入赤道轨道和极地轨道组成“双子星座”,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重要活动区,主要用于研究太阳活动、行星际磁层空间暴和之灾害性地球空间天气的物理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