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1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168篇
航空   1806篇
航天技术   232篇
综合类   302篇
航天   49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在发动机上鉴定压气机的喘振裕度,评审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是近几年提出的一项新的技术要求。本利用发动机的主油泵改装为燃油阶跃系统,对一台双轴发动机进行了喘振的试验研究。内着重讨论了燃油阶跃技术的一系列问题及瞬态诱喘时发动机的喘振特点.此外简要分析了发动机压缩系统与压气部件试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相似文献   
82.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简称 FTA)对飞艇主气囊压力告警的故障原因进行了故障树的建立和定性分析,并借助论文提出的改进评分法及维修流程图对其做出了维修决策。通过这一实例问题的解决,尝试建立一种适用于飞艇各分系统及各部件的故障诊断和维修决策的普遍方法。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在某三级风扇上进行的固定式插板畸变试验,并详细分析了进气压力畸变对进、出口稳态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同时,采用频域和幅值域分析方法对脉动压力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脉动压力功率谱密度、幅值概率密度和自相关、互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84.
笔者研究了一个有突扩台阶的氢燃料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模型的气体动力学特性和推力特性。氢气从位于燃烧室突扩台阶后的支板逆来流喷注,测量了氢气燃烧状态下模型发动机壁面的压力分布和推力收益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氢气的当量油气比为0.35~0.8的范围,在本模型流道构型条件下,氢气自燃,并随当量油气比的增加,燃烧室内压力增加,获得的推力收益增大,最大推力收益达到500N。实验在CARDC的脉冲燃烧风洞中进行,实验马赫数为6,总温1850K,总压5.5MPa。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介绍了在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炮风洞 M 数为6、7、8的气流中进行具有高温喷流的模型底部热流和压力测量试验的有关试验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底部对流热流和压力测量值随外流 M 数增大而减小,他们都大于无外流时的测值。辐射热流不受外流影响。  相似文献   
86.
本文提出了采用变换模型相对天平校准中心位置来测得同一状态下的不同俯仰力矩值,再通过数学处理或作图获得小攻角下的精确压力中心位置的试验方法。某型号用本方法试验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7.
在用航空煤油作为高温涡轮叶片冷却介质的研究中,关键的问题是煤油的“结焦“。本文研究抑制煤油沸腾时结焦问题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煤油在管内沸腾流动,当工作压力大于0.5MPa时,可以基本上消除“结焦”。这一关键问题的解决,为将煤油作为高温涡轮叶片的冷却介质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8.
89.
本系统分别利用传感器测出空气的温度、气压和湿度三个参量,把测量值用一个通用于不同机型的接口电路连接到微机进行数据处理并计算出空气折射率值。文中叙述了传感器及其检测电路的设计原理,给出了检测和接口电路框图、计算公式和程序流程图。整个系统已通过联机调试和初步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90.
某重点型号波纹管组合件的设计要求是缝焊,对照以往产品的结构,比较明显的情况是波纹管在零件的内侧。零件的厚度是3mm,波纹管的厚度是0.1mm,零件与波纹管的厚度比比较大。波纹管在零件的内侧会产生一个问题:波纹管在焊接过程中会逐渐收缩,到最后与零件之间产生间隙,导致局部形不成焊缝。研究通过减小车配间隙,增加冷却手段、滚轮厚度和压力等措施来实现大厚度比的零件和波纹管之间的缝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