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55篇
航空   268篇
航天技术   194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2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阐述冲压发动机尾喷管地面模拟实验的新方法。采用双爆轰技术产生稳定的高焓燃气模拟高马赫数飞行条件下冲压发动机的燃烧气体;利用皮托管测量尾喷管推力,并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为研究催化复合效应增大推力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2.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动量轮故障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知周  张锐  朱振才  梁旭文 《航空学报》2010,31(8):1614-1621
 动量轮作为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关键执行部件,对其故障检测对维持卫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动量轮系统的故障进行分析,在建立动量轮线性离散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把动量轮的故障检测作为时变参数系统的跟踪来处理,将动量轮的模型参数作为扩展的状态空间中的状态量,使得动量轮物理模型参数与状态空间中的状态量有对应关系,通过在扩展了的状态空间上采用扩展的卡尔曼滤波,完成时变参数的跟踪。然后,将离散空间的状态量变换回连续空间中,利用物理参数与状态量的对应关系,实现对动量轮物理参数的跟踪。此方法物理意义明确,为系统的物理参数提供了定量的估计值,为进一步诊断故障原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数值仿真表明,此方法能够通过同时检测多个故障参量,实现故障的检测并满足卫星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3.
武铠 《航天》2010,(9):4-4
8月1日清晨,我国北斗导航卫星太空之旅的起点四川大凉山再次见证重要时刻——5点30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带着桔红色的火焰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穿透深蓝色的晨曦,将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114.
基于高斯伪光谱的星际小推力转移轨道快速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海滨  崔平远  徐瑞  乔栋 《宇航学报》2010,31(4):1005-1011
针对星际小推力转移轨道优化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高斯伪光谱配点的快速优化 算法。首先,基于归一化的改进春分点根数建立了星际小推力转移轨道的优化模型;然后, 采用高斯伪光谱配点策略对优化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推力方向限制和天体星历分别作为路 径约束和事件约束,将轨道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大规模多约束参数优化问题;在此基础上, 基于高斯伪光谱的配点特性,推导出性能指标和约束方程的解析雅可比矩阵,保证了雅可比 矩阵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最后,以利用太阳能电推进探测火星和水星为例,对所给算法进 行了数值验证。数值结果表明:高斯伪光谱方法可有效用于星际小推力轨道的优化问题,并 且与数值差分相比,解析的雅可比矩阵算法可提高计算效率67.78%。
  相似文献   
115.
<正>10月1日:踏上奔月之旅10月1日18时59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豪迈出征,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二号卫星踏上了  相似文献   
116.
直接再入大气的月球返回轨道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接再入大气的月球返回轨道是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普遍采用的飞行方案。文章将月-地转移轨道设计与再入大气仿真相结合,通过两级修正策略和落点匹配使月球返回轨道既满足再入界面约束又满足再入点地理位置约束。两条分别采用弹道式和弹道-升力式再入的月球返回轨道的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7.
嫦娥二号卫星轨道设计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嫦娥二号卫星的轨道设计是在充分继承嫦娥一号轨道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并在此基础上做了适应性改进。轨道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参数选择、发射窗口、速度增量需求以及嫦娥二号卫星和嫦娥一号卫星不同点的对比,提出了整个飞行轨道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18.
《航天器工程》2010,(4):130-130
据澳大利亚每日航天网站2010年6月29日报道,阿里安航天公司宣布已与阿根廷运营商AR—SAT签署了发射服务合同,将在2012年中期把阿根廷卫星(Arsat—1)送入轨道。Arsat-1卫星重约2900kg,将由阿里安-5火箭或联盟号火箭从法属圭亚那航天中心送入静止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119.
正3月4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FT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卢森堡欧洲卫星公司(SES)的SES-9通信卫星。这次发射再次进行了火箭第一级海上平台着陆尝试,但依然未能取得成功。这是"猎鹰"9火箭2015年6月底发射失败后的第三次发射,也是"猎鹰"9FT型火箭第二次发射和首次执行静地转移轨道发射任务。本次发射也是太空探索公司今年的第二次发射。  相似文献   
120.
王凯  雷凡培  杨岸龙  杨宝娥  周立新 《航空学报》2021,42(6):124384-124384
为了研究径向孔形状对针栓式喷注器液膜下漏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准确预估,以径向圆孔液束的相对变形模型为基础,通过类比分析提出了矩形孔的相对变形理论模型,并考虑多喷注单元间相互影响和不同高宽比矩形孔的绕流侧边效应,首次建立了径向矩形孔的下漏率模型。通过试验及数值仿真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理论预估结果与数值仿真及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也表明针对矩形孔建立的相对变形模型及下漏率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另外,研究表明矩形孔的下漏率除了与几何阻塞率、有效动量比及液膜厚度与液束孔宽度之比有关外,还与高宽比有关;3种不同高宽比情况下的下漏率均显著小于几何下漏率;同时下漏率随有效动量比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均较平缓。综合分析径向圆孔和3种不同高宽比矩形孔的结果发现,在径向孔横截面积及流量等工况参数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径向孔形状对下漏率有显著的影响,矩形孔的下漏率显著低于圆形孔的;矩形孔的高宽比越大,下漏率越大。实际应用中选择矩形孔更有利于控制下漏率,并可通过改变高宽比控制下漏率;同时在变工况过程中,矩形孔的下漏流量也会随着主路推进剂一起调节变化,保持下漏率变化不大,故具有较好的大范围变推力流量匹配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