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8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159篇
航空   690篇
航天技术   338篇
综合类   54篇
航天   110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31.
尚海滨  崔平远  栾恩杰 《航空学报》2007,28(6):1419-1427
 研究了近地小推力转移轨道的制导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最优控制律的自主制导算法。推导出了各改进春分点根数对应的局部最优控制律;通过最优推力分配和目标偏差两个策略,对各局部最优控制律进行动态加权组合,从而有效减少了制导律的设计参数。在此基础上,针对燃料最省转移轨道,定义了一种新的发动机开关函数。采用遗传/逐次二次规划混合优化算法计算了最优制导参数。与传统算法相比,该制导算法是一种闭环制导算法,能够实现飞行器的自主制导,并且制导过程中无需对制导参数进行更新。以地球低轨到高轨的小推力转移为例,采用该方法分别求解了时间和燃料最省转移问题,并与传统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数值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2.
飞船返回舱再入阶段高超声速六分量测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在气动中心超高速所激波风洞中进行的飞船返回舱再入阶段高超声速六分量测力试验研究以及马赫数、雷诺数变化对返回舱外形纵向三分量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在试验方案和天平设计中提出和采用了“5 l”方案,即五分量主天平和单分量滚转力矩天平实现六分量测量,模型分段连接使大轴向力对小滚转力矩测量的干扰降至最低。为考核该方案的可行性,还进行了一系列验证性试验,如对比性试验和缝隙影响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是可行的,成功地测量出了返回舱模型上的小滚转力矩。  相似文献   
133.
外形短粗、飞行姿态复杂,其动导数量级很小的再入体模型,安装在新研制的尺寸小、厚度薄的整体结构之天平元件上,天平与层支杯相连,由气动活塞推动拨杆,经过拨螺钉撞击模型上的模块并驱使模型作自由振动,从而测量了大攻角(α=0~180°)俯仰、偏航及滚转动导数。10°钝雄模型动校及再人体动导数试验结果与国外类似的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134.
简述了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立了电视自动寻的制导导弹的完整模型,包括了传感器模型、过载控制模型、自动驾驶仪及导引头模型.通过对全弹道的三维仿真确定了该导弹的毁伤概率,命中精度等评估指标,并分析了各种干扰因素对空地导弹命中精度的影响.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正确性,也为实弹打靶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135.
介绍在JF-10氢氧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中开展再人流场红外辐射测量的实验技术。风洞试验状态的驻室总压为19.6MPa,驻室总温为7920K。实验以球头钝锥体为试验模型,测量其近尾流红外辐射能量通量的横向分布。测量采用插入式锑化铟多元红外成像系统,波段范围为2.27-6.0μm。试验数据呈现明显的规律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这一测量技术能够提供高焓条件下有较高空间分辨率的、较为准确的红外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6.
模型及弹托设计是开展弹道靶试验研究的基础。对用于再入物理特性研究的泰氟隆锥模型,采用了钨、铝作芯体配重的鞘套结构,而弹托采用了四瓣不封底和八瓣全包覆两种结构并选用了聚碳酸酯和超韧尼龙两种材料。发射试验结果表明:用此方法设计的泰氟隆锥模型和选用超韧尼龙做成八瓣全包覆弹托能实现泰氟隆锥模型的超高速发射,模型的发射速度达到5.7km s,且模型与弹托分离满足再入物理试验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7.
再入飞行器复杂结构随机振动响应分析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用MSC/NASTRAN软件对再入飞行器复杂结构轴向随机振动试验和横向随机振动试验进行了响应分析,并与试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基本相符: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预示误差小于30%(轴向随机振动响应分析)和50%(横向随机振动响应分析)。本文采用的飞行器复杂结构随机振动响应分析方法和技术途径得到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8.
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大气层外拦截弹中段和末段飞行过程的拦截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大气层外拦截弹中段和末段飞行的动力学模型,并设计了速度增益中制导律和鲁棒变结构末制导律;然后确定了影响拦截性能的优化控制参数及其约束条件,以拦截过程的燃料消耗质量和脱靶量最小为组合性能指标;最后采用具有全局最优性的遗传算法对这一拦截优化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并与复形调优算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与传统优化方法相比在解决大气层外拦截弹带约束复杂非线性组合优化问题时,能更好地收敛到全局最优值,并能有效降低大气层外拦截的燃料消耗和脱靶量.  相似文献   
139.
弹载SAR信号处理及其硬件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空对舰导弹的情况,研究一种将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用于弹戴制导雷达的方案,以提高其横向分辩率,实现对舰船目标的成象。弹载SAR采用的一是一种聚束照射成象模式,通过站偿,可以转化为转台成象。  相似文献   
140.
基于逆运动学方法设计了无人机四维制导系统。基本姿态控制器采用基于在线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动态逆控制器。动态逆控制器用来对消无人机的非线性,在线神经网络补偿对消不精确引起的状态误差。制导系统的任务就是由给定的三维航迹,解算出航迹角,并生成三个姿态角指令,同时设计发动机控制回路以控制航迹速度,最终实现精确的四维航迹跟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