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5篇
  免费   509篇
  国内免费   198篇
航空   1779篇
航天技术   208篇
综合类   327篇
航天   44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6 毫秒
41.
本文研究一对边界为混合型约束时矩形层合薄板的振动特性问题。文中同时考虑中面荷载作用效应,给出了基于子域分解技术,单向DQ离散格式和Galerkin法的半解析算法,并通过算例讨论了混合边界构成,铺设方式和面内荷载等对板振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压力敏感涂料PSP是一种先进的光学测试技术。涂料的标定误差是该技术的主要误差来源之一。压敏漆的测量范围正逐步从常规压力区间向超低压和超高压拓展,因此需要开发压力调节范围大、精度高的标定系统。本文将现有的变压力法和变浓度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PSP宽域压力标定方法及系统。通过理论计算的方式,分析了该系统与ISSI公司的商用PSP标定系统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PSP宽域压力标定系统在低压区(1~20 kPa)标定误差能够控制在0.5 kPa范围内,性能优于ISSI标定系统;中压区(20~200 kPa)与ISSI标定系统性能趋同,误差在4%以内,且随着压力增大,误差降低;高压区(200~600 kPa)可以弥补ISSI无法标定400 kPa以上范围的不足,能实现超高压环境中的PSP标定。本文还对最常用的两种快响应PSP进行了标定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系统标定精度高,能实现PSP宽域标定。  相似文献   
43.
新一代战斗机超声速内埋武器投放需要进行分离安全性评估。针对内埋武器高速风洞投放试验的需求,设计了一套新型双气缸弹射机构。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开展了弹射机构的结构设计。基于气缸无杆/有杆腔内压力方程、储气罐与无杆腔流量方程、有杆腔与大气相连的流量方程以及活塞驱动力方程等,建立了弹射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运动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弹射机构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结构的合理性。设计了弹射机构伺服控制系统,利用电气伺服阀及相关控制元件实现对弹射机构的控制。在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FD-12风洞中开展了试验验证(马赫数1.5)。结果表明:当前后气缸压力不超过1.0 MPa时,载弹最大弹射速度可达5.68 m/s,满足设计要求与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44.
内喷管间隙宽度对线性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伟  覃粒子  刘宇 《宇航学报》2004,25(4):423-428,448
为了了解内喷管间隙宽度对线性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对应着同一个内喷管的三种不同间隙宽度的塞锥。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了不同间隙宽度的线性塞式喷管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场和性能。比较了不同间隙宽度对线性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内喷管间隙会增大线性塞式喷管的面积比和设计压比;内喷管间隙变宽,塞锥表面的压强下降,塞式喷管的性能下降,间隙宽度增大一倍,塞式喷管性能下降1%~3%。另外在计算过程中发现,内喷管的性能是整个线性塞式喷管性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占了整个塞式喷管性能的三分之二以上。  相似文献   
45.
利用有限元方法逼近飞行器轨道主动段扰动引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赵东明  吴晓平 《宇航学报》2003,24(3):309-313
为了克服引力位系数模型计算飞行器轨道主动段扰动引力所存在的计算量大,并且难以进行实时计算的缺点,提出利用有限元内插的方法对主动段扰动引力进行逼近。根据有限元分析中区域剖分插值的原理,采用了对飞行器轨道周围有限范围的空间区域进行有限元剖分的方式,计算出各剖分单元每个顶点处的扰动引力,然后利用剖分单元各顶点的扰动引力分量内插出飞行器轨道点对应的扰动引力分量值。计算过程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快速、精确可靠地逼近飞行器轨道主动段扰动引力,满足了有关文献中所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6.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在旋转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理论与实验研究方面的某些成果,其中包括含铝丁羟推进剂的试片实验和装药发动机实验以及燃速敏感性预示和内弹道预示,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供发动机设计及推进剂配方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7.
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规律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计算模型,提出了内弹道计算中的独立随机变量,建立了随机变量的概率统计模型,确定了参数的分布规律,并用Monte-Carlo法进行了内弹道模拟计算。最后对发动机性能的均值μ和标准差σ进行了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出了计算方法可行,数据可信的结论。  相似文献   
48.
对真空热试验作了概述,从真空热试验剖面、外热流模拟、密封舱压力控制、温度测量等方面介绍了神舟飞船真空热试验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9.
准确地预示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中止这一瞬变过程,对飞行器飞行精度及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一维不定常流动数值计算模型,考虑了传热、摩擦、燃面变化,燃烧室长径比、通喉比等因素,计算了推力中止过程内弹道,给出了燃气参数沿燃烧室长度的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50.
新型的CMOS集成硅膜压力传感器由一个含四个压阻元件的电桥电路,一个放大器和一个新设计的能抑制电源电压变化和温度漂移的激励电源电路组成。敏感元件用自准直双元硅门CMOS工艺技术制得。方形的硅膜片由异向腐蚀剂N_2H_4·H_2O经腐蚀加工而成。在0~70℃范围内,灵敏度和偏置电压的温度漂移量小于±0.5%。这些数据比常用的杂化技术制得的元件所达到的数值小。利用新设计的激励技术,当电源电压变化±10%时,灵敏的变化不超过±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