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303篇
航天技术   156篇
综合类   82篇
航天   1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原位资源利用技术是地外生命保障体系构建、实现人类地外生存的有效途径,是载人深空探索的核心技术。基于微通道技术的人工光合成反应器,采用流动反应器设计,用于低微重力等特殊环境条件下模拟人工光合作用,实现CO2向O2和含碳燃料的转化。微通道芯片通过气液剪切作用力使气体反应产物快速脱离电极表面并随反应介质排出反应器,理论上可以克服微重力条件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尚需进行微重力试验进行验证。同时,微通道结构可以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气液的压力、流速、流量比等反应条件,获得优化的反应条件。通过地面试验,验证了该反应器将CO2还原为O2和含碳化合物的功能可行性。以Au和Ir/C作为阴极和阳极材料,3V电压条件下,O2产率可达11.74mL/h。此外,基于人工光合成反应器搭建了集反应模块、控制模块、流路驱动模块以及检测模块等于一体的地外人工光合成装置,形成原位反应、介质供给、精确控制、在线收集和检测等功能一体化的系统,并实现CO2有效转换和O2供给。为后续技术成熟度更高的反应装置研制、高产物选择性的含碳化合物转化以及人工光合成反应装置在轨试验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22.
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是将自然界中各种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桥梁,其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了后续数字信号处理的能力。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的推广,主流半导体材料电子ADC受到载流子迁移率的限制,难以满足宽带信号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的需求。光子技术天然具备超高速、大带宽等优良特性,利用光子学手段来提升电子ADC性能是目前突破电子瓶颈最具潜力的技术方案之一。文章介绍了光学ADC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案,并重点分析了最近十年来光学时间拉伸ADC和光采样ADC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各自的技术特点,此外还概述了光量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展望了未来光学ADC及其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3.
强脉冲软X光喷射冲量的几种模拟加载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强脉冲软X光喷射冲量的片炸药加载、光敏炸药加载、柔爆索加载、电子束加载、磁励飞板加载及磁压力加载等几种模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简要分析和评述了各种模拟技术的共同点和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4.
基于线结构光的飞机蒙皮对缝阶差与间隙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飞机蒙皮对缝阶差与间隙的数字化检测问题,以线结构光视觉测量技术为基础,提出了阶差与间隙测量模型,从阶差与间隙的尺寸和位置两个方面设计测量方法。使用线结构光视觉传感器完成阶差与间隙的尺寸测量,同时利用iGPS测量系统对视觉传感器的位姿进行实时跟踪测量,从而确定阶差与间隙的测量位置。通过试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稳定性,能够实现非接触、高精度测量:试验结果表明:5mm内阶差的重复测量精度优于0.04mm,间隙的重复测量精度优于0.05mm。  相似文献   
125.
视觉导航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20年来视觉导航技术发展迅速,在原理方法与技术实现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规模化应用已经成为可能。以视觉导航中光流、视觉里程计、视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等主流研究方向为对象,对其发展概况、基本原理、技术优势与难点等进行了简要介绍与分析,并从近期应用推广及长远发展角度对视觉及视觉组合导航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6.
航空增材制造复杂结构件表面光整加工技术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材制造是解决航空复杂结构件制造难题的有效方法。首先概述了增材制造技术原理、特点及其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并深入评述了增材制造技术在材料力学性能、表面质量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指出增减材复合制造的方法,并表明先进表面光整加工技术是提升航空增材制造复杂结构件表面质量和精度的有效途径。重点阐述了高加工可达性的磨粒流加工技术在航空复杂结构件精密抛光中的优势,并总结了保持零件精度同时改善表面质量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7.
理论上分析了计算了所设计的加载LiNBO3单片的单脊波导在微波X波段的色散特性,实验上测量了此色散特性,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表明该波导实现了微波与光波的速度匹配而诚为宽带行波光调制器。  相似文献   
128.
(001)SiO2衬底上LiNbO3光波导薄膜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脉冲激光淀积技术,在(001)取向的SiO2衬底上制备了LiNbO3薄膜。为了防止淀积过程缺氧,往淀积腔内充入10~15Pa的流动氧气,淀积速度0.3~1.0nm/min,淀积时间1h,淀积结束后,充入0.6Pa的氧气,在650℃保温0.5h。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LiNbO3薄膜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LiNbO3薄膜具有(012),(024)典型的LiNbO3粉末晶体衍射峰,薄膜成分晶体结构比较纯净,而且薄膜表面光滑。利用棱镜耦合法将波长为0.638μm的激光束耦合到LiNbO3薄膜中,观察到LiNbO3薄膜具有较好的光波导性能,可望应用于非线性光学器件  相似文献   
129.
磁-光/涡流成像技术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磁-光成像(MOI)技术使涡流检测技术得到了新的进展。本文运用磁-光/涡流成像的有限元模型对典型的飞机构件缺陷(如连接飞机表面两个铝层的紧固件下面的裂纹)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其磁场垂直分量的变化对这种结构来说是相当灵敏的,采用MOI技术可以用来探测隐藏在紧固件帽下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0.
采用卷积背抽影公式实现了位相物体的三维非对称温度场的重建,为光线偏/折测量三维非对称温度场提供了高精度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