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9篇
  免费   366篇
  国内免费   444篇
航空   1858篇
航天技术   433篇
综合类   771篇
航天   19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71.
振动尖塔对风洞模拟大气湍流边界层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大气边界层风洞模拟中常常出现的湍流度随高度衰减太快的问题,本文尝试了一种新的被动模拟方法——振动尖塔法。该方法主要采用了具有弹性底座的尖塔型旋涡发生器。尖塔群受风洞自由来流驱动,发生随机振动,向下游流场注入了强烈的低频扰动,致使试验区的湍流度、积分尺度和风谱惯性子区的宽度都明显增加,改善了风洞的模拟性能。  相似文献   
72.
参考了近40年来国外有关超音速和高超音速静压探针的研究成果,设计了多种并发展了二种高超音速静压探针。它们可精确地用于持续工作流场仅为30ms的流场静压测量。实测静压与自由流静压比p_(s,m)/p_(s,∞)=1.009;马赫数比M_(∞m)/M_(∞,)=0.993。实验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宇航研究院的高超音速炮风洞里完成。炮风洞喷管出口气流特性是:(空气)自由流总压比_(t,∞)=25.5MPa,总温T_(t,∞)=1000K;马赫数M_∞=8.30;自由流静压p_(s,∞)=2.13kPa;雷诺数R_e=3.2×10~7。以探针直径D为基准的R_(e,D)=34,000~52,800。这种探针己被用于“管内高超音速流场发展实验研究”中了。  相似文献   
73.
 基于气动物理研究的需要,针对高焓风洞的来流特点,采用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聚丙烯烧蚀对尾迹电子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可以有效模拟实验状态,电子密度的模拟精度有很大提高,误差在一个量级内;聚丙烯烧蚀可以降低尾迹的电子密度,但幅度不大,在2倍左右,其与选择模型材料的催化特性降低幅度相当;对电弧风洞的成功改进和非稀薄流静电探针诊断技术的应用,是尾迹电子密度测试的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74.
张文华 《航空学报》1989,10(6):324-329
 Erisson对高升力多段翼型的洞壁干扰问题进行过理论计算。Moury和Labrujère对上述问题也进行过一些研究,可惜Moury的实验是在开闭比为20%的开孔壁风洞中进行的,而Labrujère仅给出个别情况的实验结果,且其测压点较多,计算较繁,不易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75.
侧向多喷流流场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敏  陈士橹 《推进技术》2003,24(2):144-147
为研究侧向喷流对高超声速拦截弹喷流直接力控制性能的影响,发展了在有限体积离散方法框架下的三维非定常N—S方程,采用LU—SSOR隐式时间推进格式和残值项空间迎风型格式求解技术,对大气层内高超声速拦截弹多个姿态控制喷流发动机同时工作时的干扰流场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给出了自由流与侧喷流、侧喷流与侧喷流之间复杂干扰流场结构图(等压云图、等马赫云图)以及喷流附近的压强分布,其结果与单一侧向喷流流场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喷流前的压强场基本不受后喷流的影响,处于前喷流尾流区后的喷流的干扰效率将受到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6.
矩形风洞收缩段流场的计算和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结合西工大低速风洞设计进行了矩形三元收缩段流场的计算和分析,计算采用差分方法和贴体坐标,以AF1格式进行离散化并利用ADI方法求解。对三种常用的收缩曲线(即Witozinsky曲线,五次方曲线和双三次方曲线)的三元流场进行了具体计算和比较。计算结果正确反映了三元收缩段流动的特点,给出了流动三元性对壁面逆压梯度和出口均匀性影响的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三元收缩段设计的有效分析和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77.
本文研究台风登陆时(中性大层结)胶茶人工群落内部及上部风速的变化,湍流结构的变化及阻力的变化,来分析判断基减弱台风破坏的机理,评定最佳防风效果的林胶茶人工群落方案。试验研究证明台风吹向胶茶人工群落,台风越过和穿过林带,由于气流与树冠,枝叶的冲击与摩作用,使台风风速大大降低,使动能大大损失,使原来动能强和湍流弱的较大尺度旋涡的台风,变成旋涡尺度较小的动能弱湍流强的湍流,湍流能量的增强反映了风速递减率  相似文献   
78.
街道峡谷湍流流动的风洞试验与数值计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1:250的风洞模型上,测量街道峡谷的平均流速,湍流度等参数,分析了街道峡谷内的湍流流动状态,探讨了屋顶来流风在街道峡谷内产生复杂流场的主要特征,并用三维湍流流模型对风洞试验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试验和计算结果为研究街道峡谷风环境以及街道峡谷的传热传质过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张文华 《航空学报》1990,11(4):188-191
 <正> 1.前言 低速风洞半模实验有许多优点,但伴随而来的是洞壁干扰修正问题。大迎角、大堵塞度情况洞壁干扰修正值相当大。如某后掠大展弦比机翼半模,迎角90°时堵塞度达18%,阻力系数洞壁干扰修正值可达真实值的70%。又如某农机机翼半模,迎角40°时堵塞度达8%。压力系数洞壁干扰修正值达真实值的30%。因此,在进行半模实验时,洞壁干扰修正的准确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0.
采用竖置全跨试验方案,在CARDC(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4米×3米风洞进行了几个二元翼型模型风洞试验。最初选用的模型是NASA GA(W)-1翼型,并作为校验模型。试验雷诺数高达4.69×100~6,攻角范围为-10~24°,试验结果相当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