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2篇
航空   193篇
航天技术   33篇
综合类   100篇
航天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应用粒子像测速技术(PIV)和激光散斑测速技术(LSV),对Rayleigh-Benard对流流动进行测量。说明这两种技术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是相同的,他们的区别取决于源密度(S.D.)。当S.D.≤1时,是粒子像模式,当S.D.>1时,则呈现激光散斑模式。实验表明,三次光脉冲系统比二次光脉冲系统在测量信噪比方面改善很多。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激光器—光纤系统在跨超风洞蒸汽屏流态显示中的应用,并得到了跨超速时的空间流态图像。说明激光—光纤系统在跨越风洞中的应用,观测激波、涡及其相互干扰是可行的,且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83.
通过德温特专利数据库检索主题为“民用飞机”的专利,并对检索数据进行专利计量及可视化分析,分析得出该领域的发展格局、主要参与机构及其研发创新能力、波音和欧洲宇航防务集团的重点研究方向,为我国  相似文献   
84.
风洞试验中的视频测量技术现状与应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频测量(Videogrammetric Measurement,VM)技术因其对试验模型的设计制造无要求,受到国内外风洞试验机构的青睐,本文综述了国外航空航天强国的风洞试验机构所掌握的 VM 技术,并分析了 VM 技术在我国高速暂冲风洞试验中应用所面临的问题,据此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提出了多相机动态标定与基于运动估计的序列图像匹配技术,在暂冲高速风洞高噪声(130 dB 左右)振动环境下,建立了高精度的模型位姿光学测量技术,2米量级高速风洞中的多个应用表明:视频测量的精度高,已用于高速试验模型的姿态与变形测量;另一方面,通过 VM 测量偏折位移场得到光束从摄影中心出发穿过扰流区的光程差,为气动光学效应的研究与测量以及试验模型的壁面流动显示提供新的途径,其光路简单、无需使用价格昂贵的相干光源,因此具有巨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推进剂稳态燃速最优化辨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考虑侵蚀燃烧对推进剂稳态燃速的影响,将推进剂稳态燃速模型参数辨识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求解。采用Powell方法和并行遗传算法组成的混合优化方法,提高了非线性规划问题求解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推进剂稳态燃速模型参数的全局最优辨识值。通过对设计空间的可视化进行优化收敛过程的参数分析,近似得到侵蚀燃烧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区间。  相似文献   
86.
一种新型的数学仿真系统一科学视算系统的特点、需要解决的问题、系统模型以及系统的构成在文中作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87.
韩波  张凯  蒋涛 《上海航天》2019,36(1):29-33
针对舰空导弹飞行试验中导弹引战配合性能难以直接观测,以及靶标与典型作战对象差异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景仿真的引战配合效率评估方法,实现了导弹对典型目标的引战配合效率评估。基于某型舰空导弹引战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引信启动模型、战斗部毁伤模型和目标毁伤效果评估模型,实现了对典型目标引战配合及毁伤的定量分析。仿真模型经过靶试飞行试验数据检验,仿真结果与实际靶试结果基本吻合,仿真模型得到了有效验证。所提供的毁伤评估手段可为导弹性能鉴定及导弹对防空体系贡献度提供参考依据,对后续靶场开展相关舰空导弹试验鉴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8.
Gaseous cavity at the base of an underwater projectil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roblem of the behavior of the gaseous cavity which is formed at the base of an underwater launched projectile is treated using different approaches. Asymptotic analysis is used to yield expressions for similarity parameters and a simplified hydrodynamic model of the initial stretching phase. A laboratory facility is described, in which launches can be simulated and analyzed by means of pressure measurements and high speed visualizations. Complete calculations are also performed using a numerical “Volume of Fluid” model solving the unsteady Navier-Stokes equations. Results from the three approaches are presented and compared during the cavity stretching phase. Finally, the thermodynamic aspects of the problem are examined.  相似文献   
89.
CVI(化学气相浸渗 )反应器内气体的输运对基体的沉积速度与沉积质量有重要的影响。用一套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的气体流动可视化设备 ,对底部进气的等温等压CVI反应器内气体流场进行了模拟研究 ,得到如下结论 :在气体入口处采用涡流器与多孔整流器 ,能消除中心射流并减小上部回流区域 ,扩大反应器的有效使用空间 ;使衬底与气体主流方向成一定的夹角 ,能有效阻止气体边界层的分离  相似文献   
90.
矢量喷流对65°三角翼前缘涡破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流动显示技术研究矢量单喷流对65°尖前缘三角翼前缘涡破裂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偏转角度小于10°时,矢量喷流对前缘涡破裂的影响很小;随着喷流偏转角的增大,喷流对流动控制的作用越来越大,喷流使喷流偏转方向一侧前缘涡破裂位置的延迟量增大,而另一侧前缘涡有提前破裂的趋势。在相同的喷流情况下,随着攻角的增大,喷流的控制效果有减弱的趋势;另外当攻角α=40°时,很小的喷流就可以使前缘涡由左右掺混变为喷流方向的单向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