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120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明  孙冰 《火箭推进》2019,45(2):9-15
为提高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通道的冷却效率,对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室变截面冷却通道的耦合传热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了冷却通道的高宽比对跨临界甲烷的湍流流动和对流传热的影响。燃气-冷却通道-冷却剂的三维耦合计算采用一种改进的迭代耦合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冷却通道横截面积不变时,增大冷却通道高宽比可以降低喉部燃气侧壁面最高温度。冷却通道的高宽比越大,冷却剂压力损失越大。但过大的高宽比会导致压力损失急剧增大,且进一步降低喉部壁面最高温度的效果不明显。燃气侧壁面温度在变截面冷却通道的突扩突缩处出现局部下降,且下降幅度会随着高宽比的减小而增加。大高宽比冷却通道中,喉部侧壁面附近发生传热恶化的范围有限,主要在肋侧壁面附近的下半部分。研究结果为推力室变截面再生冷却通道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2.
吸热型碳氢燃料作为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再生冷却剂,冷却剂出口温度可达到750℃以上。碳氢燃料的冷却能力和抗结焦特性指标,是再生冷却剂的关键参数。在工程应用参数范围内,建立了吸热型碳氢燃料再生冷却性能综合评估体系,实现燃料热沉、结焦和流动传热性能的综合评估。燃料热沉采用热平衡法测量。作为参考:燃料温度600℃,热沉约2.0 MJ/kg;燃料温度750℃,热沉约3.5 MJ/kg。结焦采用层流流动阻力法进行定量测量,应用泊肃叶定律计算碳氢燃料结焦前后通道的当量内径,从而得到通道内结焦层的平均厚度。流动换热性能的评估方法是比较相同出口流体温度条件下不同燃料壁面温度沿轴向的分布趋势。以上吸热型碳氢燃料评估方法的建立,为研制吸热型碳氢燃料提供了有效的初步筛选途径。  相似文献   
63.
孙宏 《飞行力学》1999,17(4):66-70
结合典型飞行事故案例,讨论分析了在实际飞行中导致民航客机着陆性能恶化的主要因素,即高高度大速度进场,不正确的接地技术以及刹车使用不当等。并以737-300型飞机为例具体分析了高高度、大速度进场的特点及对着陆距离的影响,讨论了带平飘轻接地,不正确的接地技术导致着陆距离增长的原因,这些对帮助飞行员改进着陆操纵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4.
随着飞机的起降质量与速度越来越大,对防滑刹车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结合系数跑道下,机轮打滑严重,导致系统刹车效率降低,并很容易使飞机丧失滑跑方向稳定性。了解系统性能与工作原理之间的关系对研制新型防滑刹车系统有很大帮助。本文将讨论防滑刹车系统的分类和常见几种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65.
研制了一种准高速列车盘形制动装置用混杂纤维增强改性酚醛基复合材料,在1:1惯性力矩试验台上研究了在干摩擦条件下以不同制动初速度、不同闸片压力实施惯性制动时的摩擦特性,利用扫描电镜对试验后的材料摩擦表面形貌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瞬时摩擦系数随瞬时速度的变化与制动初速度有关,高接触压力下的摩擦系数低于低接触压力下的摩擦系数;在于摩擦、一次停车惯性制动条件下,临界使用条件是接触压力为0.82MPa,制动初速度为27.3m/s。摩擦表面生成摩擦膜是摩擦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6.
飞机全电刹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飞机全电刹车系统的设计为出发点 ,分析了全电刹车系统的具体结构和特点 ,特别针对电刹车系统特有的电作动器和力矩反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7.
航空机轮、刹车系统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了机轮刹车系统在产品材料、设计技术、工艺技术、模拟试验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8.
介绍了俄罗斯新发展的一种外涵回热式燃机FTY-18ⅡC,这种燃机的外涵增压空气经与内涵燃机的排气换热后驱动热空气涡轮。该涡轮与内涵燃气动力涡轮共轴输出功率18MW,轴端热效率44%。对FTY-18ⅡC的布雷顿-空气底部复合循环方式与常规回热循环及LM2500的布雷顿-空气底部联合循环和WR21的间冷回热循环做了比较。估算了将斯贝MK202涡扇发动机改装成这种外涵回热燃机的最大功率为17.9MW,热效率为39.1%。  相似文献   
69.
马春虎 《飞机设计》2002,(4):54-57,62
在研究主起落架支柱在刹车状态下摆振的过程中,我们以双轮支柱式主起落架为例,同时,考虑到了其在纵向振动及扭转振动时自动防滑系统(ABS)的工作情况^[1]。本文在做了一些必要的假设条件下,引入了与起落架机轮,缓冲支柱及减摆器相关的变量和参数,并推导出主起落架刹车机轮振动的数学模型,进而研究与缓冲支柱和机轮参数相关的摆振激发主发生摆振的稳定区域边界。  相似文献   
70.
从飞机防滑刹车的滑跑模型入手,分析了影响防滑刹车系统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讨论了飞机防滑刹车系统在环境、结构、控制和使用维修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