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40篇
航天技术   12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带推力矢量飞机的重构飞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带推力矢量飞机的重构飞行控制系统是由带推力知量的基本飞行控制系统和重构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前者是加装推力矢量飞机控制的关键。后者是当飞机舵面或作动器发生故障后,利用矢量喷管进行飞控敏理构,可以使推力矢量再次发挥作用。以加装推力矢量喷管的飞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上述两种控制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法,此法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为进一步展开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2.
对自修复飞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可重构飞控系统进行了论述。介绍了目前主要的一些重构控制方法的特点,并对控制算法的优缺点及实现条件进行了分析;针对已进行了的可重构飞控系统的飞行试验进行了分析,并对试验结果做出了评价;指出了未来可重构飞控系统的实现途径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3.
根据经典的垂直飞行涡流理论及共轴式直升机半差动航向操纵的结构特征,推导了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垂直飞行的航向动力学方程.运用有关共轴双旋翼在悬停及垂直飞行状态时气动特性的理论和实验数据,得出了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垂直飞行航向动力学方程的解析式.分析结果与该型直升机飞行特性一致.  相似文献   
34.
可重构芯片同时兼具通用处理器的灵活性和专用处理器的高效性,还具有高可靠性、低能耗、低成本等优点,在半导体产品中逐渐兴起。介绍了目前的一些典型可重构芯片的体系结构,从功能重构实现方式和可重构硬件类型角度分析了可重构芯片的体系结构,探讨了可重构芯片多核异构和可演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5.
刘春生  朱心中 《飞行力学》2012,30(2):135-138
针对一类控制受限的不确定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分配理论的重构控制策略。该重构策略充分考虑了作动器偏转受约束的情形,基于伪逆控制分配算法,利用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李雅普诺夫稳定理论,设计了控制分配阵的自适应控制律,使得系统在作动器发生饱和的情形下自适应地调节控制分配阵,从而改变作用于作动器的控制指令,完成系统的重构任务。最后以某多操纵面战机模型为算例对算法予以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6.
深空探测器可重构性评价与自主重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深空探测过程中资源严重受限(包括计算资源、硬件资源以及能量资源)和不可维修的特点,开展了深空探测器可重构性综合评价方法和自主重构的研究。通过在地面设计阶段考虑深空探测器控制系统的可重构性,定量地给出了系统可重构性综合评价指标,并基于该指标指导系统自主重构策略的设计,从设计角度提高了深空探测器控制系统运行质量,实现了深空探测器的自主故障处理和自主运行。  相似文献   
37.
可重组机器人的研究是机器人领域研究的新兴分支 ,可重组机器人教学模型的建立 ,在高等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学中 ,可收到很好的效果。本文 ,通过对可重组机器人的不同组合方式、工作空间和轨迹规划等方面的分析 ,给出了一个具有三个自由度的可重组机器手教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以及软件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38.
面向可重构制造系统的设备建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建模是分析和控制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而可重构制造系统中的设备建模是可重构制造系统建模的基础。本文提出面向可重构制造系统的设备的赋时面向对象Petri网模型,并通过实例研究证实了其正确性。面向可重构制造系统的设备的赋时面向对象Petri网模型能够表示可重构制造系统重构前后设备的作业安排的变化情况.因此它是可重构制造系统中设备的正确的形式化表示。  相似文献   
39.
沈海军  吕国志 《航空学报》2000,21(6):564-566
 用间接模拟的实验方法 ,对 7475-T761铝合金材料在 3.5% Na Cl溶液中的变形与腐蚀电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然后结合局部应变法 ,对 7475-T761铝合金 /3.5% Na Cl溶液体系腐蚀疲劳裂纹形成过程中环境(阳极溶解 )对试件缺口根部的腐蚀量进行了计算 ,并以此对腐蚀疲劳裂纹萌生过程中的阳极溶解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0.
针对目前可重构移动机器人的姿态调整结构在工作空间和输出力矩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三自由度主动球铰,它综合了并联机构和串联机构的优点,在满足可重构地面移动机器人结构尺寸要求的前提下能提供较大的输出力矩和较大的工作空间(并联结构部分可提供17.3N·m的力矩及±40°的俯仰/偏航角度,串联结构部分可提供4.5N·m的翻转力矩和360°的翻转角度).该结构可以丰富机器人的结构形式,增强机器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首先讨论了这种球铰的运动学特性、工作空间,然后在可重构移动机器人——JL-I上测试了驱动力矩,验证了结构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