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0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11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17篇 |
航天技术 | 44篇 |
综合类 | 64篇 |
航天 | 4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获得非均匀气动加热条件下高超声速飞行器不同部位的合适的热防护系统厚度,发展了一种基于网格变形技术(ASD)的隔热层结构优化方法。以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复合材料隔热层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在局部均布热流载荷、三角形均变热流载荷和二次函数热流载荷等作用条件下建立隔热层结构的热固耦合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ASD技术与热固耦合分析相结合的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基于网格变形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优化过程中的网格自动更新问题,并得到了光滑柔顺的厚度形状曲线,优化后更充分发挥了隔热层结构各层材料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磨粒分析方法的发动机磨损故障智能诊断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磨粒是研究磨损状态时最直接、最重要的信息元,通过对滑油中的磨粒进行监测与分析来判断机械设备的磨损情况,可以预防并监测机械设备的磨损故障。本文运用显微形态学方法建立了一套磨粒显微特征描述体系,以提取磨粒信息并进行磨损故障的模式识别;并结合摩擦学理论和人工智能方法,实现对发动机磨损故障的智能诊断和预测。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双U型管束模型换热器的流动和传热性能,通过低速高温风洞的模型实验和Fluent-CFD数值计算,得到了换热器的管型和安装角对换热器压降和回热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双U型管管内气流平均流动速度下,椭圆管换热器的管内流动压降高于圆管换热器的,相对增加幅度在50%~60%之间;对于外部流动,换热器安装角度增大所诱导的外部流动压降显著增加,在换热器30°的安装角下,椭圆形管束的低阻流动型面得以充分体现,其外部流动压降较圆形管束换热器可以降低约50%;随着换热器安装角的增加,换热器回热效率具有明显的提高;相对换热器安装角,换热器管型对回热效率的影响较小,集气管的进气-出气方式对双U型管束换热器的回热效率具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航空发动机涡轮盘榫槽的形状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给出了航空发动机涡轮盘榫槽的形状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用参变量评价函数法对该数学模型进行等价转换。用基于两点累积信息的原/倒变量展开的对偶优化方法DEORCT对该问题进行求解。算例验证了本文思想及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飞机结冰冰形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不同气象环境下飞机部件的结冰外形是飞机结冰研究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对开展结冰气动分析、结冰防护设计、结冰飞行操作和结冰适航取证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国内外冰形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从接触测量方法和非接触测量方法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现有冰形测量技术的操作流程及测量原理,系统分析总结了各自存在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结合飞机结冰和结冰风洞试验的特点,归纳了冰形测量技术下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全类型结冰的精确测量、结冰全貌三维测量和结冰生长过程实时测量等,同时,从基础测量手段与数值计算融合发展的角度,展望了冰形测量方法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大跨度空间结构典型形体风压分布风洞试验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施工工艺的进步,各种外形美观、结构新颖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类结构往往对风荷载十分敏感,其屋面几何形状对表面风压分布有着重大影响。不同形式的屋面,表面风压分布有很大区别;即使屋面整体形式相同,但由于其矢跨比(f/D)、长跨比(L/D)等几何参数的不同,也会使屋面风压分布发生较大变化。对此,目前尚无详细规范可依。本文回顾了几类典型空间结构的风洞试验,总结了这几类结构的屋面几何形状与风压分布之间的变化规律,为大跨空间结构风压分布规律确定及气动优化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20.
压力载荷下的结构拓扑-形状协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力载荷作用下的结构轻量化设计是工程中的常见问题,由于压力加载面的可设计性,现有以固定载荷为基础的拓扑优化技术不能很好地处理这类问题。直接采用CAD参数化样条或B样条曲线描述压力加载面,通过拓扑和形状变量的联合优化满足了工程实际对结构轻量化与边界的功能性与光滑性设计要求。同时,为了避免结构边界形状变化时有限元网格刷新引起的定义拓扑伪密度变量的困难,用所提出的背景网格和密度点技术实现了每一步单元密度设计迭代结果的自动传递,并采用网格变形技术实现了形状设计变量灵敏度分析。采用4个数值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其中发动机承力框架的设计结果充分说明该方法在航空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