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航空   445篇
航天技术   121篇
综合类   121篇
航天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断口分析的钛合金轮内部缺陷损伤容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行某轮损伤容限设计,开展了裂纹扩展断口分析和仿真分析研究。由断口分析可知:疲劳源为一处内部自然缺陷;依据疲劳辉纹确定了裂纹扩展速率;在裂纹长度为2 mm附近,裂纹扩展速率明显增大,为第一、第二加载阶段转换区域;裂纹稳定扩展区裂纹长度与裂纹扩展速率呈双对数线性关系;应用列表梯度法和Paris公式法反推了第二加载阶段的疲劳寿命,与该阶段实际循环次数的最大误差是163%。裂纹稳定扩展阶段裂纹扩展仿真值与断口反推值吻合;非稳定扩展阶段仿真值与断口反推值的最大误差为-215%;基于以上研究,合理确定了某离心轮内部裂纹表面扩展停机检测周期。该类轮非稳定、失稳扩展阶段寿命占内部裂纹表面扩展阶段寿命的比例达248%~357%,因此准确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一种扩展的比例导引规律及其弹道方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扩展的比例导引法 ,并给出了该导引规律下的相对弹道方程。文中的推理过程表明 ,这种导引规律对导弹、目标的运动速度几乎没有限制 ,理论上说明运用该制导规律的导弹将能对付高机动大速度目标 ,其弹道方程的建立 ,使得研究该制导规律下的弹道特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3.
低速高湍流度90°弯管流动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曲率对弯曲管道流动的影响 ,给出了曲率修正的双层 k-ε湍流模型 ,并数值模拟了非均匀来流低速高湍流度 90°弯管内流动。文中比较了曲率修正双层 k- ε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 ,以及双层 k- ε湍流模型和逆压力梯度修正双层 k- ε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通过比较 ,发现经过曲率修正后的双层 k- ε湍流模型更好地模拟了非均匀来流低速高湍流度 90°弯管内流动。同时比较了壁面参数的插值方法 ,发现在弯曲管道流动模拟中对壁面参数进行一阶插值比零阶插值能更好地模拟真实流场  相似文献   
54.
采用定量方程随机化方法 ,建立了断裂p JR Δa曲线方程 ,断裂p JR Δa曲线与钝化线的交点即为试验测定具有可靠度p的J积分临界值 (J1C) p值 ,根据断裂力学测试原理 ,由试验测定 (J1C) p 值可转化出断裂韧性 (K1C) p 值 ;还建立了断裂门槛ΔKth值的可靠性测定方法 ,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处理 ,得到了一些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结果和数据 .研究发现 :断裂门槛值ΔKth服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55.
角刚度(又称弹性比力矩)及弹性件在最大摆角下的剪切应变是固体发动机柔性接头设计的重要指标。在考虑固体火箭发动机柔性接头层弹性件几何尺寸的差异的基础上,推导了角刚度及弹性件剪切应变的精确计算公式。算例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56.
利用飞机铆接试验件疲劳试验数据,结合损伤力学与有限元方法,通过MATLAB调用ABAQUS进行损伤演化方程参数的遗传优化反演。将反演得到的损伤演化方程用于飞机结构疲劳寿命预估中,对机翼蒙皮锪窝形式的铆接结构进行了寿命计算和分析,并与试验数据作对比,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7.
环型聚能装药药型罩2侧在挤压汇聚形成射流过程中存在不对称性,不能完全套用线型聚能装药射流成型的现有理论。利用DYNA3D软件对相同剖面结构的环型、线型聚能装药射流成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了环型聚能装药形成杵体及射流参数的分布特性,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基于损伤力学预估点蚀疲劳寿命有限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飞机使用环境谱的不断变化会对机体结构造成腐蚀损伤,工程上难以在外场环境下进行实时损伤检测与疲劳性能试验。点蚀作为腐蚀的初始阶段,危害性大,部位也难以预测。采用损伤力学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以材料疲劳S-N数据为基础,将点蚀损伤认为是一种初始缺陷,建立基于损伤力学假设的点蚀损伤疲劳寿命预估方法,并提出一种改进型损伤参数反演方法。对点蚀疲劳失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证明该方法应用于金属材料点蚀疲劳问题中是合理的、可行的,为后续实际预腐蚀损伤疲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Tear Resistance of Orthogonal Kevlar-PWF-reinforced TPU Fil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work seeks to investigate the notch sensitivity and fracture behaviour of orthogonal Kevlar-plain woven fabric (PWF)-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 (TPU) film applied to high altitude balloon. Four types of specimens are implemented to measure notched strength and fracture toughness by conducting static tension and tear tests on an MTS system respectively. The damage and failure mechanisms are discussed and the results for notched strength and tear resistance a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From the experime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notch sensitivity of the film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size of the hole, but the notch sensitivity and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of the notch are insignificant and there is a decrease of only about 4%-10% in tensile strength for the notched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hole sizes in diameter compared with the unnotched specimen. In contrast, the tear resistance containing a central slit with only 1 mm length is about half of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unnotched film, which implies that the tear resistance exists an significant notch sensitivit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notch sensitivity and fracture behaviour of the Kevlar-PWF-reinforced TPU film and constitute a fundament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high altitude balloon.  相似文献   
60.
Mercury is the target of two space missions: MESSENGER, which carried out its first and second flybys of Mercury on January 14, 2008 and October 6, 2008, and the ESA/JAXA space mission BepiColombo, scheduled to arrive at Mercury in 2020. The preparation of these missions requires a good knowledge of the rotation of Mercu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