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5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375篇
航空   1079篇
航天技术   383篇
综合类   214篇
航天   45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71.
随机恒速运动目标的搜索方程及持续探测概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目标位置的初始分布和速度分布,给出了随机恒速运动目标在任意时刻位置和速度分布密度函数。定义了探测函数、目标存在和探测不成功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和目标存活概率函数,建立了基于目标速度分布的搜索方程并给出了其特征迹线解。在目标初始分布和速度分布均为圆正态分布条件下,分析了搜索方程特征迹线的基本特征和持续探测发现概率积分域的形态。给出了一个以直升机吊放声纳探测潜艇为背景的持续探测发现概率的算例,算例表明,对随机恒速运动目标持续探测的发现概率,与对静止目标进行持续探测的发现概率相似,服从时间的指数规律。  相似文献   
972.
针对空间可展开机构中的含间隙铰链,建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其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将含间隙铰链实体等效为"T"字型梁模型,针对两侧端部的径向碰撞和侧向碰撞,首次提出了碰撞点的检测算法。针对不同的碰撞类型,建立相应的非线性接触力和摩擦力分析模型,将碰撞点处的作用力等效施加到"T"字型梁模型上。进行"T"字型梁模型在轴向冲击载荷下的动力学特性分析,并与ANSYS软件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含间隙铰链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了有多个含间隙铰链的可展开桁架动力学响应特性,研究含间隙铰链对桁架响应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含间隙铰链的动力学模型,可以更加精确地分析可展开桁架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为可展开桁架结构的动力学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73.
针对现有聚类算法在分选过程中存在辐射源定位和脉冲划分的困难,提出了基于连通检测和区域扩展的多重聚类方法。使用网格统计的方法对脉冲列分布密度进行量化,再借鉴图像分割算法,将量化的网格矩阵划分连通区域。基于峰值检测和梯度下降的原则扩展连通区域,通过边缘检测得到最终聚类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保证更多的聚类脉冲列参与参数分选,提高辐射源识别率。  相似文献   
974.
最小频移键控(MSK)信号具有相位连续、包络恒定并且带宽占用小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无线通信领域。对MSK解调算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将MSK解调算法分为逐符号检测算法和多符号检测算法。根据这两大类检测算法的核心思想,对算法的误码率性能、运算复杂度及应用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归纳了各检测算法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实际工程中考虑到接收机的可靠性和成本因素,可以在误码率性能和复杂度之间选取一个折衷,采用合适的解调算法。  相似文献   
975.
周凡桂  王晓光  高忠信  林麒 《航空学报》2019,40(12):123059-123059
绳牵引并联机器人(WDPR)为风洞试验提供了一种新型支撑方式,可用于多/六自由度风洞复杂动态试验。针对该支撑下飞行器模型的大范围运动,发展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模型位姿动态测量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编码合作标志点,合理布置于模型表面,通过图像处理消除绳对标志点成像干扰,进行标志点三维重构;然后,利用绝对定姿算法求解相对位姿初值,且给出了理论误差分析,并基于双目相机重投影误差构建李代数下的无约束最小二乘优化问题,采用L-M算法进行位姿优化;最后,采用该测量系统分别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精度验证试验,以及大迎角俯仰振荡等3种单/多自由度典型运动轨迹测量。试验数据显示,静态角度和位移测量精度分别优于0.02°/0.02 mm;动态测量时角度精度可达到0.1°量级,位移平均误差为0.4 mm。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双目视觉测量系统是有效可行的,可为后续风洞试验的实际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76.
赵建博  杨树兴  熊芬芬 《航空学报》2019,40(10):323191-323191
为了在不依赖导弹间实时通信与导弹绝对位置信息的情况下实现无导引头也无惯导导弹的"发射后不管",考虑为无导引头也无惯导导弹安装两个捷联探测器,从而可对有导引头导弹上的两个特定目标点进行探测。在此基础上,针对静止点目标分别采用一般的负反馈控制方法以及有限时间收敛原理设计了2种协同末制导律,并针对静止面目标采用动态逆控制设计了1种协同末制导律。上述协同制导律均可在有导引头导弹命中目标前实现无导引头也无惯导导弹的速度方向指向其攻击目标,而此后无导引头也无惯导导弹只需要作直线运动即可命中其攻击目标。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协同制导律的有效性以及优势。  相似文献   
977.
考虑多故障的测试性建模改进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测试性建模的现有方法及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在信号流图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测试性建模的改进方法.该方法支持单元的多故障模式设置,能够区分全局故障和局部故障,并允许设置全局故障沿单元特定信号流方向传递.给出了测试性模型的图形定义、隐含属性定义、相关性矩阵定义和相应的测试性分析推理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高阶相关性分析的相关性矩阵生成改进算法.以某惯导系统为例进行了应用,建立了测试性图形模型并生成改进的相关性矩阵,与现有方法建立的相关性矩阵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测试性建模改进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8.
车辆视频检测感兴趣区域确定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最大方差阈值方法对灰度图像二值化后,对车辆底部阴影突变行检测,对感兴趣区域确定方法进行改进,实现了感兴趣区域的精确确定.通过计算精确确定后的感兴趣区域的灰度对称性和熵值归一化对称性测度,实现了车辆的精确检测,找到车辆的对称轴,并在车辆区域上边界一定范围内,进行灰度突变检测,实现了车辆上边界的准确定位.通过实验验证算法较好地实现了复杂环境下的车辆检测和上边界定位.  相似文献   
979.
异构多导弹网络化分布式协同制导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相邻局部通信的领弹-被领弹异构网络结构,提出了一种多导弹分布式协同制导方法,设计了分散化的协同制导律.运用图论的描述方法,分析了导弹分布式局部通信拓扑与领弹-被领弹异构网络化分布式协同制导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该分布式协同制导律仅需要相邻导弹之间传输各自的可测状态信息,具有可扩展性好、通信量少等特点.给出了4个被领弹和一个领弹的协同制导律设计仿真算例,结果验证了该制导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0.
通过对融合体型机身进行表面测压和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流动显示实验,研究了大攻角下鸭翼/边条对机身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装鸭翼后攻角小于50°时机头区流动变化不大,超过50°攻角后,机头区法向力显著下降,并且随着攻角增加受影响区域向头部方向扩大;加装鸭翼致使鸭翼区截面法向力大幅增加.加装边条改善了边条区流动,边条涡对机头涡产生有利诱导,增大了边条区法向力.加装边条/鸭翼时,对机头区及鸭翼区流场的影响由鸭翼起主控作用,对边条区流场的影响由边条起主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