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1篇
航空   86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新型倾转旋翼机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模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新型半铰接式、摆振柔软的倾转旋翼机,建立了旋翼/动力舱/机翼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模型,并导出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分析模型采用了当量铰、弹性约束的刚性桨叶和弹性机翼假设,采用Pitt-Peters动力入流模型计入了非定常气动力的影响。所建模型为进行新型倾转旋翼机大速度飞行时气弹稳定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特高压输电塔线体系气弹模型设计与风洞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塔线体系风致响应较大的特点,以某输电塔线工程为原型,按照空气动力学弹性相似准则,设计制作了输电线路塔线气动弹性模型,进行了多个风向角、多个风速下单塔与塔线体系在紊流场中的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跨度不大的塔线体系,较低风速下(风速约<20-25 m/s)塔线中塔的加速度要高于单塔,当风速继续增加时,单塔的加速度将超过塔线体系.塔线体系总的风振响应需要考虑塔线耦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在建立倾转旋翼机飞机模式和直升机模式下的旋翼/短舱/机翼系统耦合气弹动力学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倾转旋翼、机翼动力学参数对倾转旋翼机气弹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动力学参数对前飞时回转颤振速度和悬停时模态阻尼的影响曲线,对于倾转旋翼机动力学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大跨度桥梁斜风作用下抖振响应现场实测及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现场实测和全桥气弹模型风洞实验,对大跨度桥梁在斜风作用下的抖振响应进行了研究。在西堠门大桥上安装了GPS位移测量系统和加速度传感器,对桥梁在施工和成桥阶段的风速、风压和抖振响应进行了同步现场实测。然后设计1∶124的全桥气弹模型,进行了该桥在正交风与斜向风作用下的抖振响应风洞试验。对现场实测数据和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测数据与风洞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分析结果表明大跨度桥梁在斜风作用下的抖振响应幅值可能达到甚至超过同等风速正交风作用下的响应值。因此,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分析中考虑斜风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本桥在斜风作用下抖振响应的现场实测和全桥风洞试验结果的研究,得出了一些关于斜风作用下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的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75.
为提高旋翼非定常气动弹性载荷的分析精度,在刚性旋翼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中引入计算结构动力学(CSD)方法,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新型桨尖旋翼气动弹性载荷分析的CFD/CSD耦合方法。旋翼流场分析采用NavierStokes/Euler方程作为控制方程,围绕旋翼生成运动嵌套网格。在流场求解中,采用双时间法推进,通量计算采用Jameson中心格式,并采用B-L(Baldwin-Lomax)湍流模型。基于Hamilton变分原理和中等变形梁理论开展桨叶弹性运动变形分析,并发展了一套具有任意转角梁单元的新方法以提高新型桨尖旋翼的动力学分析精度。采用基于代数变换方法的网格变形策略,建立了一套CFD/CSD松耦合方法,桨叶运动变形和旋翼气动力信息通过流固交接面传递。首先分别对CSD和CFD模块进行了验证,然后计算了UH-60A旋翼在高速前飞状态下的气动弹性载荷,并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最后重点对旋翼桨尖形状进行了参数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于升力线理论和刚性旋翼CFD方法,CFD/CSD耦合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旋翼非定常气动弹性载荷的分析精度,并能更准确地反映新型桨尖旋翼的气动弹性耦合效应;同时采用后掠桨尖在桨叶前行侧30°~90°方位角范围可以显著降低激波强度,有利于改善旋翼的气动特性。  相似文献   
76.
大型飞机普遍采用的大展弦比机翼,其气动弹性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通过求解基于三维结构网格的Euler/边界层耦合方程组,采用结构模态分析法,对HIRENASD机翼的静气动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机翼静弹变形前和变形后的压力分布以及不同攻角下翼尖变形值。计算结果和实验值对比分析,验证了Euler/边界层耦合方程组求解器对静气动弹性数值模拟的准确性,表明所发展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用于大展弦比机翼静气动特性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7.
基于响应面插值的非线性气动弹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飞翼、大展弦比低雷诺数气动布局容易在小迎角的条件下出现气流分离,会带来明显的非线性气动力问题,同时气动弹性带来的影响亦不可忽略。针对此类布局提出一种建立基于径向基函数插值的非线性压力系数分布模型的方法,利用径向基函数插值建立面元上压力系数对迎角导数的响应面,将压力系数积分并通过无限板样条(IPS)方法进行气动结构多次迭代插值实现非线性气弹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对于静气动弹性分析的有效性,同时能准确地反映弹性带来气动效率的降低和变形对升力及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研究了直升机旋翼桨叶片前飞状态下的挥舞-摆振-扭转全耦合运动的气动弹性稳定性。利用牛顿法推导出带周期系数的线性偏微分方程;用Galerkin有限元素法离散该方程的空间变量;运用基于Floquet理论的Hsu近法及坐标变换-常系数近似法处理周期系数。  相似文献   
79.
从能量变分原理出发建立了旋翼的瞬态气弹有限元模型,模型考虑了旋翼转速加速度对桨叶动能变分的影响。采用叶素理论建立了桨叶在复杂流场中的气动载荷模型,模型计入了旋翼主轴纵倾和横滚角的影响,研究了流场风速分量的计算。运用所建模型仿真分析了直升机在护卫舰尾流场内起动时桨叶的挥舞、摆振、扭转(变距)等瞬态运动过程。模型可用于旋翼的振动仿真分析、噪声估计和故障诊断方法的验证。  相似文献   
80.
直升机模式下倾转旋翼机多体气弹动力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倾转旋翼机动力学分析模型。结合动力入流,研究了直升机模式下倾转旋翼机非线性非定常气弹耦合动力学特性。集成了非定常动态入流方程与倾转过渡状态的多体动力学方程,建立了倾转旋翼机时域非定常气弹耦合分析模型。以半展长弹性机翼全铰接式倾转旋翼机模型为例,在直升机模式下分析了桨叶摆振刚度及飞行速度对倾转旋翼机气弹稳定性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建立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能够快速分析直升机模式下倾转旋翼机复杂的旋翼/机翼气弹耦合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