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5篇
  免费   652篇
  国内免费   367篇
航空   1552篇
航天技术   253篇
综合类   290篇
航天   45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材料力学性能的不断提高,应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方法,研究了Re对Ni_3Al金属间化合物力学强度的影响。通过建立掺杂Re前后Ni_3Al的滑移模型和断裂模型,计算了晶胞的不稳定堆垛层错能γ_(US)和断裂能γ_C,进而判断Re对Ni_3Al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的影响。另外根据经验判据,γ_C/γ_(US)值可表征材料的韧脆性。计算结果表明,Re的掺杂增大了Ni_3Al [11■](111)和[1■0](111)两个滑移系下的γ_(US),使得滑移系不易开动,不易使Ni_3Al发生塑性变形,增大了Ni_3Al的屈服强度。Re增大了Ni_3Al在密排面处的断裂能,使得其不易在密排面发生断裂,增大了断裂强度。关于改善Ni_3Al的韧性,Re的掺杂对于密排面上不同滑移方向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别。此研究工作可为改善航空发动机单晶叶片的力学性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
较详细地对复合材料壳体与喷管卡环连接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应力,应变分析,对卡环,接头及倒锥等多体接触问题进行研究;对“I”型及“L”型卡环结构分别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并给出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23.
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纤维缠绕(FW)线型进行了简要地分析。鉴于封头曲面上FW线型稳定性对于线型参数变化十分敏感,分析封头FW线型时,本文仍从测地线方面来考虑。依此,两赤道圆处FW角必须以左右封头几何尺寸及测地线FW条件来确定。在对筒身段非测地线FW可行性讨论中,提出了筒身段实现非测地线FW的条件,同时推导出了筒身段非测定地线FW运动控制的一般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4.
本文对一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壳体中金属嵌件进行了受力分析及形状设计。通过受力分析与设计使得复合材料与金属嵌件接触面应力分布合理化,保证了接触面的变形协调,得到了优化的金属嵌件形式。  相似文献   
25.
复合材料(结构)粘接质量检测的错位散斑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金龙  孙晨光  秦玉文  计欣华 《宇航学报》2004,25(3):323-326,342
系统地分析了错位散斑条纹的形成机制,并在多种条件(真空荷载、热流荷载、音频扫描荷载等)下对各种复合材料结构粘接质量进行了检测及评估,可检测出厚1mm层合板内直径>5mm的缺陷,夹芯结构内直径>10mm的缺陷;对于包覆层结构可检测出深度在12mm以内、直径>5mm的空隙脱粘缺陷,而零粘接力缺陷也能检测出厚度为2mm、直径>30mm的缺陷。同时引入相移技术使错位散斑检测方法不仅具备非接触、高精度和全场实时观测等特点,而且也实现了复合材料结构粘接质量的定量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26.
硅基材料烧蚀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孙冰  林小树  刘小勇  蔡国飙 《宇航学报》2003,24(3):282-286,308
对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所使用的硅基热防护材料,用以往的单纯因二氧化硅液态层被气动吹除减薄的模型进行烧蚀计算,计算结果和实际偏差很大。我们根据硅基热防护材料的实际特性,在原有的液态层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夹杂碳化层对熔融态硅基的补强作用,提出了既有液态层吹除也有化学反应烧蚀的新模型,即考虑了热解、熔融和碳化、气动吹除结合化学反应烧蚀的多因素过程。并根据硅基热防护材料的烧蚀特点,根据发动机模型的试验结果,初步总结出了液态层粘附力的经验公式。从物理概念上分析可以看出该模型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从多种工况计算结果可看出,新模型和经验公式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27.
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综述了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连续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过程,以及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相似文献   
28.
通过嵌入光纤对芳纶/五氧复合材料板及环氧树脂浇注体的固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光纤嵌入法能准确监测出浇注体及芳纶/环氧复合材料的瞬时固化情况。  相似文献   
29.
复合材料胶接连接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中叙述了胶接工艺应具备的条件,复合材料胶接连接工艺特点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30.
Ap复合固体推进剂稳态燃烧模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国内外典型的且较为成熟的高氯酸铵复合固体推进剂稳态燃烧模型进行了简要的综述,涉及的燃烧模型有:GDF模型、HR模型、BDP模型、临界粒径模型、PEM模型、CIT/JPL模型、两区模型和价电子模型。对上述模型的适用范围、特点和优缺点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