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136篇
航空   1182篇
航天技术   102篇
综合类   174篇
航天   17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41.
利用超高强度300M、30CrMnSiA调质钢、A3普通碳素结构钢的试验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预测了LY12CZ铝合金的疲劳寿命,并与试验数据在疲劳寿命N、子样平均值X、中值疲劳寿命N50方面分别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模型的误差控制在2%以内,证明了模型预测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也为预测新材料的疲劳寿命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942.
以飞机液压导管为研究对象,利用摩擦阻尼原理对导管的减振进行了研究。导管两端固定,中间施加激振力。试验在随机载荷下完成,通过在导管上缠绕不同种类和不同尺寸的阻尼材料,观察导管的振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阻尼材料对导管振动均有明显的影响,缠绕阻尼材料后,导管的振动有效值都小于裸管时振动有效值,两种减振材料对导管减振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别。导管的减振效果与阻尼材料的直径和匝数有关,减振效果随阻尼材料直径和匝数的增加而提高。在缠绕相同匝数时,振动有效值随着材料直径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943.
矩形通道内气膜出流对内换热的影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对象为矩形通道,包括2个直肋和9个气膜孔,主要研究气膜的出流比、开孔率对通道内换热的影响,温度场的测量采用了热色液晶测温技术.实验发现气膜出流对换热有强化作用,气膜孔对通道平均换热影响也与其在肋间的位置有关,其中肋后孔的影响最大.在不同的雷诺数下,开一个气膜孔时,出流比在6%~8%之间通道壁面内换热效果最好,低雷诺数下增强换热的效果显著;研究孔边的换热规律发现,在孔下游换热明显增强,从孔边到下游5倍孔直径处,强化换热比在1.1倍以上;此外还研究了开孔率对增强换热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44.
基于悬臂梁的颗粒阻尼实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填充颗粒的悬臂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结构阻尼随颗粒各参数呈非线性变化的特性;同时,还系统研究了颗粒参数和结构参数的变化对结构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颗粒阻尼可以使得梁的阻尼比最大增加到492%;颗粒密度越大减振效果越好;在填充率为70%左右时系统的阻尼比最大;在振幅较大的位置打孔洞填入颗粒材料时,颗粒减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45.
在尾流激振情况下叶片振动应力预估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前排静子叶片的尾流对后排转子叶片振动的影响.采用参数多项式方法和振荡流体力学理论, 求解静子叶片后的尾流场及尾流场作用下转子叶片通道内的非定常流场.把非定常气动分析给出的压力场, 转化为结构动力分析中的载荷压力场形式.根据试验结果得出响应分析中的阻尼, 先求解出各阶谐波作用下转子叶片的响应结果, 再把各阶响应结果进行叠加, 得到总响应.从流场求解到响应求解, 为工程应用初步建立起了一个尾流激振情况下叶片振动应力预估的半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946.
带旋流杯的模型回流燃烧室主燃孔射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研究了带轴径向旋流杯、主燃孔和冷却气流的模型回流燃烧室在工作压力为300 kPa, 燃烧室压力损失为2.5%时主燃孔射流的特点以及其对燃烧室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 回流式燃烧室内外壁主燃孔射流进气方向与顺流式燃烧室不同, 即内壁主燃孔射流向流动方向下游倾斜, 外壁主燃孔射流向流动方向上游倾斜;主燃孔射流穿透深度很大, 几乎能穿透到对面火焰筒壁;中心回流区长度明显缩短, 其长度L与旋流杯出口直径D的比值(L/D)约为0.5, 而常规的顺流式燃烧室的L/D约为1.3.   相似文献   
947.
本文采用作者提出的混合法(将光测技术与权函数相结合),求解了含孔板在不同应力场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  相似文献   
948.
由摩擦阻尼铰实现桁架结构的被动减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一种摩擦力随振动幅值的增大而增大的阻尼铰进行结构振动的被动控制。首先分析了含干摩擦约束铰结构单体梁的振动特性,并给出了系统随振动幅值变化的等效固有频率和粘性阻尼的定量表达式,然后建立了在桁架结构中设置此种摩擦铰的振动方程,分析了系统的动力特性,由计算结果发现,这种摩擦铰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通过这种非线性元件,不仅通过滑移时消耗能量,而且可以将能量由低阶模态转移到高阶模态来加速振动衰减。  相似文献   
949.
空间对接机构差动式缓冲阻尼及传动系统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空间对接机构差动式缓冲阻尼及传动系统的模化是航天器对接动力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在分析该系统运动学原理的基础上研究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给出了精确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对接动力学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950.
压电薄板的建模和阻尼的准独立模态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姚军  李岳锋  刘娟 《航空学报》2000,21(2):159-163
导出压电薄板的传递函数模型,建立起压电结构与一般结构模态控制的类比关系。基于此,结合实验研究,提出“准独立模态控制”方法,能在尽可能简单的硬件条件下逼近独立模态控制目标。多模态阻尼控制实验进程和结果表明了它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