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48篇
航空   378篇
航天技术   145篇
综合类   79篇
航天   29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81.
针对设计图纸中“三表”(明细表、明细栏、元件表)编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要素研究与分析。运用标准化手段优化“三表”的编制方法,基于物资编码库的建立,保证了BOM (物料清单)数据的规范性,解决了BOM数据与“三表”图纸信息不一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82.
彭沛  赵永平  王雨玮 《航空学报》2023,(11):212-226
为了处理航空发动机传感器所采集的多维时序数据,过去的方法常聚焦于单个样本点的识别,其提出的模型中往往含有大量待调参数并且单变量的挖掘方式会忽视状态参数的延时效应对工作模式挖掘的影响。另外,这些方法对大批量处理含过渡态模式数据的情况考虑欠佳。因此,提出一种能快速自动挖掘多维时序数据中隐含工作模式的新方法,即AutoMiner。该方法通过构造模型的编码代价来求解使编码代价最小的断点组合。在构造编码代价过程中利用标记传播的方法来识别每个片段的工作模式,这一方法生成的软标记成功解决了对过渡态模式的识别问题。本文在某型发动机采集的传感器数据上开展了多组实验,同时进行了可视化的展示,实验证明AutoMiner方法在时序分割和模式挖掘方面的评估指标均优于对比算法。另外,AutoMiner方法还支持并行化计算并且能在更复杂的工作模式挖掘场景中具有良好的可迁移性。  相似文献   
883.
克兢  卢晓春  王雪  唐升 《宇航学报》2022,43(8):1120-1128
针对城市环境下卫星导航系统用户接收终端对电文编译码算法的低复杂度和抗衰落性能需求,以北斗导航系统B-CNAV1电文为改进对象提出了一种外码采用RS码、内码采用二进制LDPC码的电文级联编码方法。通过RS码提高电文对抗突发错误的能力,同时利用二进制LDPC码保证电文对抗随机错误的能力。采用LMS信道对城市接收环境建模,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RS-LDPC级联码与B-CNAV1电文64进制LDPC码具有相近的性能,同时大幅降低了算法复杂度,较好地实现了电文纠错性能和实现复杂度的平衡,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城市环境的高性能、低复杂度电文编码方法。  相似文献   
884.
低轨卫星星座的拓扑设计是天地一体化网络部署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在低轨卫星网络中,如何设计星座拓扑来提升卫星网络的稳定性与传输性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轨道覆盖带方法的低轨持续全覆盖卫星星座设计方法,通过该方法构建低轨卫星星座,满足覆盖性能,可有效减少卫星切换的次数。基于构建的星座拓扑,制定邻轨k最近邻星的反向缝建链策略,优化设计链路长度和链路持续时长,获取网络传输性能与稳定性的平衡。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设计出的星座,在满足对地持续全覆盖性能的情况下,相较于轨道覆盖带方法切换次数减少10%;邻轨k最近邻星策略相较于最短建链策略,拓扑稳定性能提升79.62%,使网络拓扑稳定性与传输性能达到更优的平衡。  相似文献   
885.
天基星座网络中用户可以随意进出自由组网,活动用户的数量、身份和发送的数据随机变化,对接收用户的性能造成很大影响。多用户检测是指识别每个活动用户的身份并检测每个活动用户发送的数据。传统方法假设活动用户数等于网络可以容纳的最大用户数,这种方法模型比较简单且误码率性能不够理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后验概率准则的多用户检测方法,该方法将用户的活动状态建模为马尔科夫链,并将多用户检测转换为在网格图中使用BCJR算法搜索最优路径。仿真结果表明,当活动状态错误概率和符号错误概率达到10-3时,本文所提方法与对照方法相比分别获得2.6 dB和1 dB信噪比增益。  相似文献   
886.
滑索理论主要有抛物线理论和悬链线理论,悬链线理论对大弦倾角滑索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通过滑索受力特性分析,对无荷状态下悬链线方程进行详细推导,得出滑索线形的双曲余弦函数方程,进而求出滑索安装参数的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应用实例,对跨度为315 m大弦倾角滑索,设定的初始水平拉力分别为5 000、7 000和9 000 N,计算三种水平拉力下的悬链线方程和安装参数,并绘制三种水平拉力下滑索的线形。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大弦倾角滑索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具实践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87.
针对节点量测增益衰减、节点能量受限与系统模型不确定3种网络约束下具有随机通信时滞和非固定丢包率的组网导航系统(NNS)分布式状态融合估计问题,将增益衰减程度描述为统计特性已知的随机变量,将模型不确定描述为系统矩阵中的乘性有色噪声,将减小能耗描述为降低节点数据传输率。分别在邻节点端和目标节点端引入2种不同的线性编码器以解决丢包与时滞问题。建立丢包率与同时传输信息的节点数目之间的函数关系,将邻节点在过去有限个时刻的量测值进行线性编码后再传输,以补偿丢包与降低传输率导致的信息损失。目标节点把在同一采样周期内获取的来自同一邻节点的多个量测值按时间戳进行线性编码,以解决通信时滞导致的信息多余。基于2次线性编码建立增广系统模型,设计最小方差意义下局部无偏估计器,利用最优矩阵加权融合法得到全局融合估计器,推导得到融合估计误差协方差收敛的充分条件及次优传输率。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8.
为提高盲源分离算法在振动源数目估计问题中的噪声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峰值聚类的欠定盲源分离算法。对预处理后的信号提取单源点,通过密度峰值聚类对单源点进行聚类得到混合矩阵的估计值。通过基于压缩感知模型对源信号进行重构,得到分离信号。为验证所提算法分离准确性和噪声鲁棒性,用所提算法对不同信噪比下的仿真信号进行分离,结果显示:在信噪比不低于4 dB时,所提算法均可以准确分离出源信号,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得到验证。设计旋转部件故障诊断试验台对所提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对实测复合故障振动信号进行分离,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成功分离出观测信号中的锥齿轮和行星齿轮单一故障特征,有助于工程中旋转部件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889.
遥测数字视频作为一种监控手段,在大型民机试飞取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H. 264压缩下的遥测视频,提出了传输流编码和异步流编码两种不同的脉冲编码调试(Pulse Code Modulation,以下简称PCM)格式,描述了两者的数据结构,对比分析了在带宽利用率、抗干扰等方面的特点,并阐述了在两种编码格式下多路嵌入式高清视频数据流的识别、提取、解析和播放,保障了某型民机首飞以及重要科目的试飞,为保证试飞安全、缩短试飞周期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90.
近年来,以全景视频为代表的虚拟现实技术向高质量、沉浸感的方向发展,低时延全景视频传输技术的研究成为热点。对全景视频传输中影响终端用户体验质量的时延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低时延的全景视频传输方法,使用随机接入帧间预测帧来减小视口切换引起的传输时延,进而改善用户的视觉体验质量。经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在不影响用户体验质量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内容的测试序列,该方法可以将视口切换时延平均降低至2.4帧时长,同时将用于用户视口切换的视频码率平均减少20.23%。相比于已有方法,该方法可以在降低时延的同时,提升传输带宽利用率,为实现全景视频的高效传输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