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60篇
航空   498篇
航天技术   317篇
综合类   76篇
航天   55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介绍在JF-10氢氧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中开展再人流场红外辐射测量的实验技术。风洞试验状态的驻室总压为19.6MPa,驻室总温为7920K。实验以球头钝锥体为试验模型,测量其近尾流红外辐射能量通量的横向分布。测量采用插入式锑化铟多元红外成像系统,波段范围为2.27-6.0μm。试验数据呈现明显的规律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这一测量技术能够提供高焓条件下有较高空间分辨率的、较为准确的红外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72.
金属载体上线天线阻抗与辐射特性的矩量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线网格模拟金属载体表面,应用矩量法求出天线及载体网格上的电流分布,据此研究在该金属载体影响下的天线特性,在计算阻抗矩阵元素时,利用了非对称正弦偶极子辐射场的精确表达式,并采用了直接复数积分,简化了计算公式,本文给出了几种金属载体上线天线的阻抗与辐射特性的计算结果,它们与有关文献上的数据或实验结果一致,最后计算了一种舰船简单模型上两根线天线的远区辐射场及它们的自阻抗与互阻抗。  相似文献   
73.
显式有限差分方法用于求解小钝锥高超声速化学非平衡尾流的轴对称边界层方程。该方法既适用于层流也适用于湍流。应用 Goldburg 转捩准则确定转捩初始位置。详细地计算了小钝锥尺寸、飞行速度、高度对尾流转捩和光电特性的影响。从计算中得到转捩和光电特性变化的一些有用规律。对湍流亚密部分的雷达散射截面进行了规律性分析。计算结果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4.
气溶胶抑制尾喷口红外辐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气溶胶红外抑制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发动机尾喷口模型试验台及气溶胶施放系统,通过气溶胶施放系统在尾喷流四周形成环形气溶胶层,降低尾喷台向外的红外辐射。试验对不同流速的尾喷流及二股流、不同的气溶胶施放位置、施放量及在不同的方位角上的气溶胶红外抑制效果作了测量与分析,得出一些初步结论,发现在二股流与尾喷流出口流速为1∶3,气溶胶质量浓度为36.3g/m^3时,其红外抑制量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5.
假目标诱骗对抗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多个假目标保护一个真目标(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ARM)的作战效能.在确定ARM瞄准方向的基础上,给出导引头在分辨目标时刻对真假目标截获概率的计算方法;推导出计算真目标受到ARM多次攻击时被杀伤概率的通用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在评估假目标诱骗对抗ARM的效能时,必须考虑目标损失积累的影响;为提高诱骗效能,在增加假目标数量的同时,应降低其易损性,提高发射功率,并采用合理的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76.
太阳10.7 cm射电辐射流量预报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引进“相似周”方法,通过两种方式对第23周太阳10.7cm辐射流量(F10.7)月均值进行预报和预报,由“相似周”方法得到的第23周太阳黑子数月均平滑预测值来预测F10.7月均值和直接采用“相似周”方法对F10.7月均平滑值进行预测,通过对两种预报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两种预测结果与实际都比较吻合,都得到双峰结构。(2)直接通过相似周预测的F10.7的月均值结果较间接通过太阳黑子数的预测结果所推断的F10.7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观测结果。(3)使用“相似周”,预报方法,可以给出F10.7比较精细的剖面结构,这是其他普通预报方法很难做到的。  相似文献   
77.
航天简讯     
□□W-3A卫星是由阿斯特留姆(Astrium)公司为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研制的通信卫星。该卫星定位在7°E,已经开始提供运营服务。它是第1颗基于Eurostar-E3000卫星平台研制而提供商业服务的卫星。W-3A卫星在2004年3月16日由质子-M火箭发射,之后进行了6个星期的在轨测试。在4  相似文献   
78.
介绍了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所需要的选择性吸收膜——AL/AL-N 金属陶瓷膜。在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天星公司研制生产的 TX-2700大型磁控溅射镀膜机上,采用圆柱形磁控溅射靶获得了性能优异的选择性吸收涂层,其太阳光吸收率达到α(AM=1.5)≈0.89±0.01,黑体半球辐射率达到ε(373k)≈0.045。还介绍了 TX-2700型镀膜机的设备情况、工艺参数,并对膜层测试结果及性能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9.
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产生吸收和散射作用,同时还将与火星表面航天器发生对流换热。热设计时难以直接评估对流、辐射和导热三种换热对航天器的影响,从而确定主要的控温途径。在调研火星表面辐射、大气等热环境的基础上,从线性化传热系数和对流辐射比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辐射、对流和导热对航天器的影响。器表辐射传热系数随光学属性和温度的变化范围为0.3~1.4W/(m2·℃),对流传热系数随风速变化为0.2~1.5W/(m2·℃),器内导热传热系数可控制在0.25W/(m2·℃)以下。结果表明,太阳辐射较火星表面和天空辐射而言是主要外热源,航天器表面的辐射和对流换热为两条并联换热途径,两者均可成为主要换热途径,器内导热传热是控制航天器内外隔热的主要可控因素。  相似文献   
80.
宇航用双极器件和光电耦合器位移损伤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针对器件的位移损伤效应,利用质子加速器产生的质子及反应堆中子对化合物器件和硅器件位移损伤进行试验研究,得到了GaAs光电耦合器的电流传输比(CTR)和硅晶体管电流增益hFE的退化率随等效剂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质子70 MeV以上高能量范围,对于硅器件适用的位移损伤等效原理对于GaAs化合物器件则不再适用,需要修正。根据试验数据,给出了经验的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