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7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289篇
航空   1624篇
航天技术   611篇
综合类   182篇
航天   118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舰载机着舰任务下的飞行员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舰载机在下滑着舰时飞行员的操纵策略,建立了着舰任务下的双通道飞行员模型.以人工着舰时飞行员控制飞机进行轨迹跟踪为背景,以着舰时惯用的“反区”操纵技术为依据,确立了舰载机飞行员控制律,并对控制增益参数进行了自适应设计.最后结合F-18A舰载机,运用SIMILINK软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反映着舰任务下的飞行员操纵特性,可为飞行员着舰操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论述了样机主要功能和分类,研究了民用飞机样机的总体要求,设计准则,结构、强度、系统、制造精度、样机审查等要求。对在研民机型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导弹正常制导过程中导引头跟踪点突变的情况,理论分析了导引头跟踪点突变对导弹过载指令的影响;对于不同的弹体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跟踪点突变对制导系统精度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制导系统精度的主要相关因素;最后,探讨了跟踪点突变影响抑制方法。仿真分析表明,文中所述的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导引头跟踪点突变对制导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为提高在风、流、摇摆等众多外界干扰下电罗经航向输出的精确度,提出 了基于H∞的航向跟踪估计方法。简要介绍了H∞估计理论,基于H∞估计理论对最速跟踪 微分器进行一步改进设计,构造误差反馈矩阵,实现最速跟踪微分器的在线反馈控制, 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为减小电罗经航向误差及提高航行安全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弹道跟踪数据融合处理中的大计算量环节研究了快速算法。用样条函数表示弹道参数,建立了多测元的联合观测模型和弹道参数的非线性融合计算模型,给出了弹道参数的求解算法,分析了弹道参数融合计算中的大型矩阵运算问题,利用基础线性代数函数库提高了大型矩阵的运算速度。建立了样条模型计算的非线性约束优化模型,给出了确定样条节点位置的优化算法,通过分析样条模型的计算原理设计了并行算法,实现了样条模型的并行化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弹道参数融合计算和样条模型计算的效率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计算时间减少了65.47%,对缩短数据处理周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高精度寻北是旋转调制光纤陀螺惯导实现高精度导航的前提,也是其技术优势的体现。针对当前旋转调制光纤陀螺惯导在快速高精度寻北中遇到的问题,对其寻北精度极限进行了深入研究,梳理出4项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对其影响机理、误差模型、量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通过样机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尽管随机游走系数是制约寻北精度极限的最终因素,但陀螺刻度系数误差、扰动速度、航向效应等误差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旋转调制寻北精度;通过采取措施,高精度光纤陀螺旋转调制惯导5min寻北精度已达到35″(3σ),进一步提高精度的措施正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997.
真实飞机各部件的运动状态总是和理论状态存在差异,所以在飞机型号研制和试验试飞过程中,掌握飞机的实际运动状态是开展后续工作的基础,而由各种仪器测量结果来分析真实运动状态存在着许多困难。以某型号飞机的襟翼转角分析为例,从激光跟踪仪所测得的结果,分别通过圆模拟法和二面角法来分析襟翼在各卡位下的转角。并对两种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以寻求合理的方法来消除测量误差、制造误差及结构变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供后续工作的开展实施。  相似文献   
998.
由于试验技术条件的限制,激光捷联惯组的静、动态安装精度一直无法用试验方法测试。通过理论计算的方法,对某型号激光捷联惯组静、动态安装精度满足总体指标的情况予以详细说明。该理论分析方法对其他型号安装精度理论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基于LADRC的无人直升机轨迹跟踪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无人直升机轨迹控制系统是对多输入/多输出强耦合非线性系统进行解耦控制的系统。为解决无人直升机轨迹控制效果依赖于直升机物理参数的测量和辨识精度以及外部扰动大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的多回路无人直升机轨迹控制系统。首先建立无人直升机X-Cell的飞行动力学模型,并引入风切变、大气紊流和突风模型以更加准确模拟真实飞行环境;然后对X-Cell进行配平计算以验证动力学模型和配平算法的准确性,并选取一组配平值作为轨迹控制仿真的初始状态和操纵量;随后根据被控量的动力学方程阶次选取对应的一阶和二阶LADRC基本控制器,并结合时间尺度原理,自内向外依次构建无人直升机的姿态、速度和位置控制回路,将三回路串联从而建立了无人直升机轨迹控制系统;而后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特征根计算结果表明轨迹控制系统镇定了X-Cell开环系统不稳定的动态特性;最后将该控制系统应用于各种扰动下直升机轨迹跟踪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无人直升机轨迹控制系统能很好地实现带爬升率的"8"字形轨迹跟踪,且相比于基于比例积分和微分(PID)控制的轨迹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具有更优的鲁棒性和抗扰性。  相似文献   
1000.
三阶HWCNS的构造及其在高超声速流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网格质量要求高、计算稳定性差和计算效率低是制约高阶精度格式应用于高超声速复杂流动模拟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发展了三阶精度的混合节点半节点加权紧致非线性格式(HWCNS3),改进其光滑测试因子和非线性权得到了HWCNS3-OP,并给出了它们的频谱特性。利用Lax和Osher-Shu算例测试了格式对间断和高频波的捕捉能力;通过钝锥和航天飞机的高超声速绕流算例,考察了HWCNS3-OP在真实流动模拟中热流和气动力的预测精度及其计算效率。研究结果表明:HWCNS3-OP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良好的间断捕捉能力,高频波捕捉能力相对HWCNS3提高了约3倍,相对守恒律的单调迎风中心格式(MUSCL)提高了约4倍;HWCNS3-OP计算稳定性较好,计算效率相对五阶HWCNS提高了2~3倍,HWCNS3-OP是一种较适合高超声速复杂流动模拟的高阶精度格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