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38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33篇
航天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41.
提出利用智能可变形材料,通过喷管喉道变形,实现喷管的推力矢量控制.将标准的后k-ε双方程湍流模型进行可压缩性修正,对喉道二次流矢量喷管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可压缩修正的k-ε双方程模型较标准k-ε模型、单方程模型具有更好的计算结果;同时,利用修正的湍流模型对基于喉道智能变形的推力矢量喷管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推力矢量控制方法较喉道二次流推力矢量喷管具有更好推进效率,但推力矢量角度控制范围降低.  相似文献   
42.
李闯  董明 《航空动力学报》2019,34(10):2203-2210
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局部矩形凹槽对来流马赫数为6.0的高超声速平板边界层中第二模态扰动演化的影响。引入了透射系数(定义为凹槽下游与上游扰动渐近幅值的比率)来量化凹槽的局部散射效应。数值结果表明:对于较浅的凹槽,频率较低的第二模态扰动被促进,而高频扰动的规律相反。对于大多数情况,凹槽深度的增加使得透射系数减小,这表明凹槽对扰动的促进作用减弱或抑制作用增强。当凹槽的深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透射系数与凹槽深度的关系变为正相关,这表明了另一机制的出现。临界深度受扰动的频率影响:频率越低,临界深度越大。   相似文献   
43.
本文着重研究在具有有限多个孤立奇点的区域D上,如何运用格林公式,简化较为复杂的第二类曲线积分的计算问题。同时提出其理论根据,并给予严格的论证。  相似文献   
44.
45.
旅游信息     
《西南航空》2004,(10):22-22
第二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开幕,成都开通欧洲十国游,西藏三大寺病害壁画得到修复,中国西部国际旅游论坛开幕,重庆巨资开发“世界第一人工洞”  相似文献   
46.
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FL 24(1.2m×1.2m)跨超声速风洞中,通过采用减小风洞柔壁喷管喉道截面积的方法,成功地在风洞超扩段内装有大堵塞度六自由度机构情形下建立了均匀M≥1跨声速流场。流场校测结果表明,所获得的跨声速流场均匀性指标能满足试验要求,较为成功地解决了FL 24风洞进行跨声速CTS试验的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田亮  徐旭  朱韶华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11):2613-2620
在双支板超燃燃烧室的直连试验中,以液体煤油为燃料,针对上游支板上的3个喷注位置对燃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试验过程中获得了壁面压力数据,并通过一维冲量分析法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煤油在两支板同时喷注时,热力喉道的位置受上游支板喷注位置显著影响.在上游支板的3个喷注位置中,第1,2位置分别喷注时超燃燃烧室压力分布基本相同,与第3位置喷注相比燃烧效率高6.3%~7.5%,内推力高16.7%~17.4%.试验的结果表明,在第1位置喷注时燃料能够在上游维持燃烧,但第3位置喷注时燃料无法在上游维持燃烧.结合数值仿真的结果分析,上游支板上的喷注位置到支板尾缘的距离L≥80mm时,燃料在支板尾缘处有较高的混合效率并形成稳定的燃烧.   相似文献   
48.
基于放热分布的RBCC热力喉道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亚军  李江  何国强  秦飞  汤祥 《推进技术》2016,37(4):662-668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RBCC亚燃模态热力喉道生成机理与规律,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燃料喷注位置、凹腔位置、当量比以及火箭流量等影响RBCC燃烧室流道内放热分布的因素,分析了不同放热分布对于热力喉道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放热量足够形成热力喉道的前提下,放热分布相比放热量对热力喉道生成位置的影响更大,并且热力喉道不会形成于主放热区内,提高掺混、增加燃料当量比等使放热量增大的方法会伴随30%~50%的主放热区间长度的增加,对于热力喉道生成位置的影响能力有限。对于RBCC燃烧室,调节火箭流量是一种更有效也更容易实现热力喉道位置宽范围调节的方法,调节范围可以达到燃烧室长度的24%。  相似文献   
49.
据报道,2006年4月24日,雷锡恩公司和阿连特公司成功进行了标准-3 BlockⅠA导弹新型第三级火箭发动机(TSRM)的设计验证试验。此次设计验证试验在美空军研究实验室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这是BlockⅠA设计试验的第二次成功,也是首次在象征太空飞行真空环境的高空舱中进行试验。本次试验是第二次对发动机第一脉冲结束至第二脉冲开始之间的延长脉冲间延迟进行演示。脉冲间延迟增强了标准-3导弹在与短程和中程弹道导弹对抗中的灵活性。第三级火箭发动机用于助推标准-3导弹飞往大气层外,并携带Mk142动能弹头飞往预定目标。这次试验是一次证实标…  相似文献   
50.
说起中国的反坦克导弹,许多读者朋友们一定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红箭-73”和“红箭-8”系列反坦克导弹,两者分别是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反坦克导弹,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世界上坦克装甲防护技术的提高,主动防护装甲的出现,使采用空心装药战斗部的反坦克导弹的攻击效能受到了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