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38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33篇
航天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太空探索》2010,(2):48-48
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网站2009年12月17日报道,第二代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4.0.1在太平洋海域进行的一系列追踪演习中,成功地对多种不同的弹道导弹目标进行了探测、追踪,并进行了模拟拦截。  相似文献   
152.
小发动机钨渗铜喉衬的烧蚀冲刷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文树 《推进技术》1986,7(3):15-19
在长时间工作的小型发动机中,会发生钨渗铜喉衬的严重冲刷和烧蚀.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试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分析和试验表明:采用较大的进口角,适当小的曲率半径的喉部型面的喷管,具有抗冲刷、耐烧蚀和高效率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53.
吴中野  方祥军  刘思永  马广健 《航空学报》2018,39(9):122155-122164
对转涡轮是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试验方法对某1+1/2级超跨声对转涡轮气动性能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针对试验中涡轮级间难以布置测点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特性反推的分步试验方法,然后对超跨声对转涡轮运行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超跨声高压涡轮流量特性几乎不随膨胀比变化,而效率特性变化较大;高、低压涡轮喉道面积比在涡轮膨胀比分配中起到重要作用,该值低于设计状态时,总膨胀比满足设计要求下,高压涡轮膨胀比增大,低压涡轮膨胀比减小;高压涡轮出口气流角对低压涡轮运行特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4.
针对当前涡轮导向器喉道面积三坐标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研究的不足,通过分析测量过程和测量原理,给出了一种涡轮导向器喉道面积三坐标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模型.最后结合测量实例对单喉道面积测量不确定度及全环面积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所选用的三坐标测量方法可以满足涡轮导向器喉道面积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5.
为提高前向爆轰驱动激波风洞的性能,采用在驱动段靠近主膜外增设一个收缩喉道的方法,以此来产生较为均匀的驱动气源。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有效地削弱了爆轰波后Taylor稀疏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6.
157.
美伊爆发了第二次海湾战争,但不同于前一次的海湾战争,美国出兵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普遍受到质疑,肯出兵共同参战的国家也廖廖可数,随着战事的进行,全球的声浪也未曾止歇。美国此次的执意用兵,对于美国的威信,全球及中东日后的局势皆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8.
超音速二次喉道扩压器气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忠利 《火箭推进》2001,12(3):14-22
本文对超音速二次喉道扩压器的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气流的压力、速度与二次喉道结构及喷管的流动参数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对超音速二次喉道扩压器的设计和试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9.
空天嘹望     
《中国航天》2007,(10):45-47
波音 洛马提交TSAT标书;NASA扫描阿波罗时代月球照片;美“凤凰”火星探测器启程;ISRO向政府提交载人航天方案;欧空军拟研制第二代伽利略系统  相似文献   
160.
2005年11月19日至20日,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在北京举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空间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上海航天局等科研院所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相关高校的100多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