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9篇
航空   373篇
航天技术   102篇
综合类   76篇
航天   2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三坐标测量机测头系统的检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触发开关式电子测头系统为例,叙述三坐标测量机测头系统的检定项目与方法。  相似文献   
82.
针对复杂叶片测具钳工装配的特点及主要技术难点,探讨出几种典型叶片测具的较佳装配工艺。该装配工艺的使用,保证了叶片测具的高质量装配及叶片的按时加工和交付。  相似文献   
83.
从分析载入飞船返回舱返回过程和一系列目标特性出发,探讨了采用光测设备对返回舱再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的可行性,提出了初步的方案设想。通过对探测能力的分析论证,确认光测设备昼夜均可以实现返回舱再入段40km高度以下、60km斜距以内的轨迹测量和返回舱红外热成像的实况图像。在白天再入时,可见光电视还可以实现斜距15km以内伞况变化过程的实时监视。  相似文献   
84.
Berth.  J 《国际太空》1997,(2):14-17
为了降低空间成像的成本,需要减小卫星各部分的尺寸,包括望远镜、探测器、数字化、图像压缩、存储器、遥测,当然还有卫星平台,都必须有所改进。就成像仪器而言,通过新的Rty规范、新的光学设计和新的探测系练,可以获得明来的效果。在探测器和光学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Z阎,可以实现较好的协调。国营在解决过程中,会出现后g电平的问题,但这可以利用肘延积分(TDI)探测采解决。本文将介绍仪器的选择、光学系统研究以及法国国氛空阎研究中心(CNES)如何将上述技术用于下一代SPOT】星的研制,从而说明减轻重量的目标是可以达…  相似文献   
85.
雷达光机轴偏差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从压电石英的结构入手,付石英的18种一次转角和36种二次转角切型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用微机对任意切型的一、二次转角晶片X光定向数据进行计算的方法,其结果与实际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87.
S波段测控设备中采用的两种极化合成方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设备量,实现的难易程度及可靠性等方面对S波段测控设备中采用的两种化合成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并表明了倾向性意见。  相似文献   
88.
昼夜测星光学系统的参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9.
为确保二元翼型实验的精确度,一般都用测压的方法测量翼型的气动特性,即测量翼型表面的压力分布以确定翼型的升力和力矩特性,测量尾迹区的总压分布确定翼型的阻力特性。本文就如何处理尾迹区的测压数据来确保阻力测量的精确度及如何测出大迎角的阻力特性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0.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性能卫星整星天线测试场.1月25日正式通过了国防科工委组织的评审验收。该项目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卫星整星在紧缩场测试上的空白.提高了我国卫星制造业的综合基础能力.提升了中国航天的整体形象.为中国卫星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