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231篇
航天技术   30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氟硅油的润滑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含γ-三氟丙基侧链的氟硅油在四球机上的润滑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润滑性不如酯类润滑油.可通过两条途径改进氟硅油的润滑性:加入润滑添加剂或是改进氟硅油的分子结构.含氯和含磷化合物作为添加剂虽能提高氟硅油的润滑性,但与氟硅油的相容性不好.通过在γ-三氟丙基侧链优化引入元素Cl,可明显提高氟硅油的润滑性能,其极压性能还优于酯类润滑油,并在齿轮试验机上得到了验证.含Cl氟硅油还具有优异的高温氧化安定性,对金属不产生腐蚀.  相似文献   
282.
氟硅油的抗磨添加剂及其摩擦学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球抗磨损试验机评价三(甲基硅氧基)磷酸酯和1,3-双(二氯甲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在氟硅油中的抗磨性能,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X-Ray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添加剂对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甲基硅氧基)磷酸酯较好改善了钢球的磨斑形貌,摩擦表面只发生了轻微擦伤;1,3-双(二氯甲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抗磨效果与含氯氟硅油接近,添加1.0%的钢球磨斑直径从1.15mm降到了0.59mm,摩擦因数从约0.30降到约0.12,磨痕表面的犁沟深度和数量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83.
概述了近年来硅基聚合物陶瓷前驱体作为连接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影响其连接强度的因素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84.
新型芳炔基硅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乙炔基苯基苯(TEPHB)对聚硅乙炔(PSA)进行改性,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芳炔基舍硅杂化树脂(PSA-E),并使用该树脂基体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表征结果指出PSA-E树脂兼具良好的工艺性能与优异的耐高温性能,该树脂的固化过程较为温和且易于控制,其固化物的Td5高于500℃,900℃残重率大于89%(氮气条件下).玻璃纤维增强PSA-E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PSA基复合材料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85.
含硅芳炔树脂的化学流变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含硅芳炔树脂的流变特性对于其RTM成型工艺有重要参考价值,采用DSC热分析及黏度测量表征了含硅芳炔树脂的固化特性和黏度与温度的关系,发现含硅芳炔树脂为典型的牛顿流体,且在100~130℃范围内具有较低黏度,维持时间长.根据其黏度-温度-时间关系建立了双阿伦尼乌斯黏度模型,模型分析与实验结果取得较好的一致性,可为RTM成型工艺窗口的预测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86.
六轴静电悬浮的硅微加速度计以其低量程、高分辨率和多轴集成等特点,在微小航天器的无拖曳控制、微重力测量等方面有着独特而重要的用途.本文针对外带梳齿式长方体检测质量的表头结构,依据带宽、量程、刚度等指标要求,经位移检测解耦变换与加力控制耦合变换后,分别设计出六轴稳定悬浮控制器.在地面大气环境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阻尼最小的...  相似文献   
287.
针对一种以方形硅膜片为一次敏感元件、硅梁谐振子为二次敏感元件 ;采用电阻热激励、压敏电阻拾振的压力微传感器 ,分析了其工作机理 ;依幅值、相位条件讨论了该谐振式微传感器的闭环自激系统 ;建立了微传感器的温度场模型和热应力模型 ,并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288.
以自制的聚硼硅氮烷(P-SiBCN)为基体聚合物利用前驱体浸渍裂解技术(PIP)制备了二维碳纤维增强SiBCN陶瓷基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经8次浸渍-裂解,所得复合材料室温弯曲强度为334 MPa,800℃/氩气条件下弯曲强度367 MPa.该复合材料未经抗氧化防护处理情况下,800℃静态空气中氧化3h后,强度保留率约为60%.  相似文献   
289.
模型及弹托设计是开展弹道靶试验研究的基础。对用于再入物理特性研究的泰氟隆锥模型,采用了钨、铝作芯体配重的鞘套结构,而弹托采用了四瓣不封底和八瓣全包覆两种结构并选用了聚碳酸酯和超韧尼龙两种材料。发射试验结果表明:用此方法设计的泰氟隆锥模型和选用超韧尼龙做成八瓣全包覆弹托能实现泰氟隆锥模型的超高速发射,模型的发射速度达到5.7km/s,且模型与弹托分离满足再入物理试验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90.
介绍了俄罗斯液氢和压缩天然气航空燃料箱制造的最佳合金材料、工艺及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