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31篇
航天技术   149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18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31.
汪小青 《航天员》2012,(3):56-57
2012年3月8日,在NASA的支持下.由ROVIO公司开发的“愤怒的小鸟”成了第一款在太空发布的商业游戏,旨在将太空教育与游戏适当结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为了配合“愤怒的小鸟”(太空版)的宣传,航天员佩蒂特在空间站中,为地面上的学生演示在太空中小鸟的弹射方法和运行轨迹,以及探讨太空微重力对“愤怒的小鸟”发射过程物理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2.
张文伟  柯鹏 《航空学报》2016,37(9):2646-2658
开展微重力动态水气分离器性能研究,对水气分离技术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动态水气分离器内部结构和流动形式,建立了基于环状流-库特流假设的理论分析模型,提出了基于界面概率近似方法的欧拉双流体模型描述由流动形态转化造成的混合流多尺度界面,采用多参考系方法处理转动与非转动区域之间的变量交互问题。应用理论分析与仿真两种方法研究动态水气分离器准稳态和瞬态特性的无量纲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具有较强的相互验证关系;准稳态的增压比和能耗特性能提供设计参数选择依据,能效比能确定最佳工作区间;分离阶段瞬态特性与入口流动参数无关,输运阶段瞬态特性与入口流动参数、液路出口阻尼相关;以输运压力作为液路出口电磁阀关闭充分条件可实现液分离效率不受入口流动参数影响。  相似文献   
133.
文章应用火灾动力学软件(FDS)对微重力条件下载人航天器密闭舱细水雾灭火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电缆火灾扑灭过程中舱内温度和CO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一定倾斜角度喷射细水雾不但会促进烟雾的扩散,还会为燃烧增加新鲜空气,使扑灭过程趋于困难。分析认为,微重力环境中的细水雾灭火器喷雾粒径应控制在100~150μm,且使用时应使喷雾方向与火灾面尽量趋于垂直。  相似文献   
134.
2016年4月6日,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成功发射。它是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也是单次搭载空间实验项目最多的卫星,专门用于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空间实验研究。实践十号卫星在轨飞行15天,其工作时间与电池的电量有关。该卫星没有安装太阳电池翼,以免产生振动而影响科学实验。其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卫星留轨舱和回收舱,结合"促进我国空间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发展"这一国家科技战略目标,开展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  相似文献   
135.
微重力煤燃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重力环境抑制了煤在地面燃烧时所受的浮力影响,提供了发现煤燃烧新现象及获得更准确的煤燃烧数据的理想条件,相关研究有助于揭示煤燃烧的基本规律和浮力对煤燃烧的作用,研究结果可用于校核和发展煤燃烧模型,进而促进地面煤的高效低污染利用.综述了国内外微重力煤燃烧研究现状,介绍了最新进展和成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6.
1 总体概述 目前,不少国家的科学家们都想利用多种方式打造微重力环境开展研究,比如抛物线飞机、探空火箭、宇宙飞船和空间站等实验平台,但它们有的只能提供几分钟甚至更短的微重力环境,有的则价格昂贵,带回样品比较有限,周期也较长, 这对空间生命科学等一些短周期科学实验有较大限制,要想进行周期和价格都合适的微重力研究,返回式卫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返回式卫星运行周期短,适合开展短周期的空间科学实验.这种卫星技术现已比较成熟,且比较便宜.其外形类似于弹头,所以发射时不需要整流罩,卫星的星体就承担了整流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7.
气液两相流在空间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深入理解微重力量值(微重力大小)对相分布和液相湍流的影响十分必要. 采用欧拉elax-elax拉格朗日双向耦合模型深入研究了不同微重力量值对相分布和液相湍流的影响. 液相速度场通过直接数值模拟求解, 气泡的运动轨迹由牛顿运动方程跟踪. 研究表明, 气泡分布和液相湍流与微重力量值均具有直接联系. 在低微重力量值下, 气泡近似均匀分布在槽道内, 且对液相湍流统计量几乎没有影响; 然而当微重力量值较高时, 大量气泡聚集在壁面附近, 液相湍流由于气泡的注入受到极大调制.   相似文献   
138.
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专业委员会(NSMSA)、日本微重力应用学会(JASMA)、中困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中闲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办的第七届中-日微重力科学学术研讨会(7th China-Japan Workshop on Microgravity Sciences, CJWMS 2009)于2008年10月26日至30日在中阁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来自海内外的20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9.
原子钟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它们在空间科学试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国外已经建议和正在开展的高精度微重力钟计划,以及它们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0.
液相中扩散传质过程研究无论对于基础理论还是生产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通常的重力环境中,传质过程不是单因素地由浓度梯度来决定,对流和沉降会对实验研究产生重要的干扰.通过光学干涉技术的应用,实现对于扩散过程中的传质系数进行测量,实验中采用Math-Zehnder干涉仪对于整个传质过程进行监控并记录相关图像信息.这些图像信息是贯穿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连续录像,不同于其它实验记录的静态图像.通过计算这些随时间改变的干涉条纹的变化,就可以推导出传质系数的结果.实验液体选用水/葡萄糖溶液,之后还将进一步将该实验装置搭载TF-1火箭,进行微重力实验,以排除重力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