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63篇
航空   442篇
航天技术   44篇
综合类   81篇
航天   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对铝合金层板的塑性弯曲回弹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压弯成形时回弹角的计算公式。通过试验证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2.
较详细分析了现代战斗机翼-身接头的构造和连接形式以及各种形式的优缺点和选择这些结构形式时的注意事项,并对现代战斗机翼-身接头形式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73.
从理论上分析了铝合金复合层板在V形弯曲时产生反弯现象的原因,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找出了影响反弯角大小的因素,提出了减小反弯角的几条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74.
基于弯曲激波压缩系统的高超声速进气道反设计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堃元 《航空学报》2015,36(1):274-288
总结了近十年来弯曲激波压缩研究的主要成果。提出了弯曲激波压缩系统的新概念,即利用特殊设计的楔形弯曲压缩面或空间弯曲压缩面,产生一系列与前缘弱激波相互交汇或叠加的压缩波系,从而使前缘激波弯曲,形成特殊的弯曲激波,它与波后的等熵压缩波来共同完成对气流的压缩。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由给定出口气动参数的超声速内流道反设计,实现了由给定压缩面压力分布和给定压缩面马赫数分布要求的型面反设计,实现了由给定激波波面的压缩型面反设计。研究证明,弯曲压缩面-弯曲激波压缩系统具有良好的综合气动性能,为高性能高超声速进气系统的气动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5.
以2 400 tex的玻璃纤维为原料,在SGA598型三维织机上,采用三维浅交弯联结构制备了一种装甲车体内饰用轻质复合材料预制件。将环氧树脂E51和固化剂聚醚胺WHR-H023以质量比3∶1的比例组成树脂体系,并将复合材料预制件与配制好的树脂体系以质量比为2∶1、3∶2、1∶1、2∶3、1∶2的比例进行手糊复合成型,制成装甲车体内饰用轻质复合材料。借助Instron 3385H型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材料的弯曲能进行测试,研究树脂含量对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材料的断裂界面,研究材料的弯曲破坏机理。结果表明,三维浅交弯联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织物与树脂的质量比为1∶1时材料的弯曲强度与模量均达到最大值;材料的破坏模式主要为脆性破坏,具体表现为树脂基体的碎裂以及纤维的抽拔及断裂。  相似文献   
76.
复合材料层压板开孔拉伸力学性能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力学性能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并结合对某型号飞机上的复合材料层压板进行开孔拉伸试验。在层压板试验件上粘贴应变片,记录载荷应变—应力曲线,分析层压板的破坏过程,且通过比较不同的铺层,分析铺层角对层压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试验后试件照片,分析开孔拉伸试件的破坏模式和失效行为。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层压板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试验吻合度很高。  相似文献   
77.
介绍一种利用激光束扫描板料表面时形成的厚向温度梯度所导致的热应力来实现弯曲成形的先进技术,并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在分析各尺寸要求的基础上,指出了HB7386《600℃高温高压管路连接快卸卡箍》不能满足型号研制需求的原因;介绍了参考该标准制定企业标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对于时效前或时效后经过喷丸硬化处理的 Al-Cu-Mg(2014A)铝合金进行了平面弯曲疲劳和接触疲劳试验。时效后进行喷丸硬化处理,改善了高周循环范围内的平面弯曲疲劳和接触疲劳性能。时效前进行喷丸硬化处理,改善了低周循环范围内的平面弯曲疲劳和接触疲劳性能。试验过程中,尤其是在接触疲劳试验状态下,喷丸硬化产生的表面压应力下降,时效前的喷丸硬化处理可使这种下降明显减少,说明了为什么这种处理可以改善低周循环范围内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