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172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26篇
航天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多孔推进剂装药的动态压缩过程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涛 《推进技术》1995,16(1):68-74
对约束条件下的推进剂多孔床中的动态压缩进行了数值分析。用两组连续混合非平衡流的理论建立了描述动态压缩过程的数学模型。用MacCormack有限差分方法求解了控制方程。以活塞撞击HMX多孔床为例,将数值结果、实验结果以及稳态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模型能很好的预测稳态压缩波特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弄清高能推进剂的冲击波起爆、燃烧转爆轰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2.
以涡轮叶片新型超级冷却技术的研究为背景,在具有冷却通道的新型冷却结构中加入多孔介质,用实验的方法,模拟了离心力场下该新型冷却结构的热驱动换热现象,并与无多孔介质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旋转速度、热流密度和冷气进口速度的增大,装有多孔介质的新型冷却结构的热驱动换热能力逐渐增强。同时实验研究发现,加入多孔介质后该新型冷却结构比未加多孔介质时具有更好的换热效果。   相似文献   
103.
锂硫电池具有高比能量密度,在航空航天、无人机等电源系统应用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其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电池正极材料反应前后体积膨胀、导电性差和容量衰减迅速等,这些均限制了其应用推广。本文通过引入氮掺杂多孔碳纤维作为硫正极材料载体来改善其性能。一方面,碳纤维能提供大的反应比表面积和相互交织的导电网络,有效促进了活性材料之间的电化学反应;另一方面,氮原子掺杂和表面孔的存在,增强了对反应中间产物多硫化锂的吸附性,使得电极循环稳定性得到提高。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含硫正极在167.5 mA·g~(-1)电流密度下,初始放电比容量达到1 078.3 mAh·g~(-1),经过100周充放电循环后,容量可保持在525.4 mAh·g~(-1),平均每周容量衰减率为0.5%;当电流密度增大到1 675 mA·g~(-1)时,放电比容量仍可以达到502.3 mAh·g~(-1),表现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104.
叙述了多孔镍电极电浸渍最佳条件选择的试验研究;介绍了电化学浸渍 镍电极新工艺,并与国外电浸渍工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原油/三元复合体系乳状液渗流规律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原油/三元复合体系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曲线,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原油/三元复合体系乳状液渗流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06.
多孔毛细陶瓷稳定器背后火焰和回流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声同  孙惠贤  顾恒祥 《推进技术》1996,17(2):62-65,81
多孔毛细陶瓷稳定器背后产生火焰是我们多次观察到的现象。通常认为,此处为高速区,不可能有火焰存在。经过反复观察分析认为:这是陶瓷的多孔毛细特性渗油蒸发的结果,产生强化燃烧效应,对组织燃烧有利。也由于陶瓷多孔毛细的作用,陶瓷稳定器后的回流区亦有别于传统钝体稳定器的回流区。逆流区不复存在。稳定火焰的机制也有不同,对组织燃烧亦将产生有利的影响。这些将使燃烧室的工作得到强化或改善。  相似文献   
107.
高效多孔环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高速旋转机械振动控制发展的需要 ,研究并开发了一种新型阻尼器 ,即高效多孔环挤压油膜阻尼器 ( PSFD)。本文分析了这种阻尼器对刚性转子的稳态和突加不平衡瞬态振动的控振能力及抑制非协调进动的能力、研究了它对柔性转子的减振特性。结果表明这种阻尼器除具有现用挤压油膜阻尼器 ( SFD)的优点外 ,还具有远为优越的控振能力 ,可大大提高转子系统的不平衡量承载能力及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8.
对泡沫状多孔聚碳硅烷(PCS)的合成反应条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制备出了熔点高达380℃、相对分子质量Mn>3 000、陶瓷产率达79%(质量分数),密度<0.6 g/cm3的多孔聚合物。对不同反应条件下所制得的多孔PCS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利用IR、TG等手段对泡沫状多孔PCS的热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9.
推力室多孔面板发汗冷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喷注器多孔面板发汗冷却特性,以缩比推力室挤压热试验的形式开展了多孔面板发汗冷却特性研究,试验采用常温气氢对喷注器多孔面板进行发汗冷却。发汗冷却试验共进行5次,燃烧室压力为3.9~7.6 MPa,燃烧室氢氧混合比为2.8~7.2。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研究状态下面板燃气侧温度为680~830 K...  相似文献   
110.
横向流动条件下多孔射流是污水排放中的一种常见流动,对其稀释特性研究对于污水排放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Laser Induced Florescence)对横向流动条件下1、2和4孔射流的浓度场进行了测量。实验表明:多孔射流可分为未合并区、过渡区和已合并区;在未合并区内,多孔射流中的第一个射流浓度轨迹线和稀释度变化与单个射流情况相近,在射流近区和远区,无量纲浓度轨迹线与下游距离分别呈1/2和1/3指数关系;后面射流的浓度轨迹线和稀释度变化相近,受第一个射流的遮挡和卷吸作用,其弯曲度和稀释度变化小于第一个射流,说明作用于后面射流的横向流速小于第一个射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