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34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1907年,瑞典化学家斯凡特·阿列纽斯提出了一个奇妙的想法:把地球上的微生物用特殊的方式,比如恒星光压(即辐射压,电磁辐射对所有暴露其下的物体表面所施加的压力。)推动抛到遥远的太空里,如果它们遇到了合适的环境,说不准就能在那里存活下来,并进化出高智慧生命。一些科学家推测,地球上的生命就是40亿年前由彗星带来的微生物孢子进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32.
爱美的女士有望用上太空化妆品了!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搭载伽蓝集团生物护肤品科学研究项目进入太空,进行在轨科学研究。经过15天太空飞行,6月26日,神舟十号安全返回地面,这也宣告了该航天搭载项目取得了成功。7月1日,伽蓝集团代表在北京取回了神舟十号搭载微生物,准备用于更为适合东方人皮肤补水、抗衰等化妆品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33.
《西南航空》2012,(5):80
醋,上古至周称醯(xī),汉称酢(zuò),亦称苦酒,唐宋演酢为醋。《周礼》有"醯人掌共醯物"的记载,醯者,醋也,"醯人"则指的是管理酿醋一类的官,史书的记载明确了我国西周时期即有食醋的习惯和酿醋的部门及专业的岗位设置。至北魏时《齐民要术》共记叙了大酢、秫米神酢等二十二种制醋方法。唐宋以来,由于微生物和制曲技术的进步和  相似文献   
34.
<正>长期以来,大多数艺术博物馆展出的都是人类肖像、风景画或是抽象派艺术作品。久而久之,人们已经感到有些审美疲劳。鉴于此,荷兰摄影师维姆·范·埃格蒙德别出心裁地在网络上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在线艺术馆——微生物艺术形态博物馆。通过该博物馆,埃格蒙德向人们展示了微生物世界完美而神奇的艺术画卷。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飞机铝合金油箱微生物腐蚀行为及机理。通过对高强铝合金在几种溶液中电化学行为的研究,分析溶液成分对合金耐蚀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航空燃油和水的混合物是微生物腐蚀的必要条件,燃油中所含碳、氮、磷元素是微生物繁衍所需的营养物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使溶液酸化,增加了溶液的腐蚀性。研究还表明,[H2PO4-]、[HPO42-]和[NO3-]都具有缓蚀和促蚀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在飞机的日常维护中有时会遇到燃油污染的问题。正常使用的燃油应是无色透明液体。燃油污染有水污染、微生物污染、染色剂污染、外来物污染等几种形式。本文分析了燃油污染的形式、原因及其危害,介绍了预防燃油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37.
克利斯·麦克在1996年的《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南极发现的火星陨石AHL84001中存在微生物化石,其中的磁铁矿是由铁还原细菌生成的。该文章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反响。美国科学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这块陨石,但最终难以定论。克利斯·麦克现在供职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本文翻译自他在2003年9月的美国天文学会上的报告。本文译者现供职于美国国家生态实验室。克利斯是NASA某研究中心的行星科学家。他认为,早期的火星是冷的,甚至非常冷,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适合生命产生。为此,他曾深入地研究了地球上最恶劣环境中的…  相似文献   
38.
39.
纳型卫星在上个世纪也有所发展,但应用上大都停留在简单空间飞行实验,用处很有限,皮星更多是作为一种概念性存在,主要为教学与筒单元部件实验服务。随着"立方体"纳星的诞生,小卫星应用如同"井喷"迅猛发展。美国航宇局的立方体会战199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汤姆肯尼教授对皮星提出新的设计概念:  相似文献   
40.
随着人类空间探测范围的不断拓展,行星保护成为人类后续深空探测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行星保护的概念入手,对其研究背景以及美国、欧洲、俄罗斯等国目前相关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介绍,涉及了政策制定、标准规范、污染防控、技术体系等各个方面。载人深空探测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污染源,必须针对性地开展保护和防护技术研究;深入研究国际行星保护政策、法规和技术体系,对于我国后续开展相关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