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120篇
航天技术   34篇
综合类   29篇
航天   6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前深空大口径天线伺服系统多采用传统的比例积分型控制模式,它在跟踪低速运动目标时可以满足任务要求,但在跟踪高速运动目标时会产生较大的指向误差。通过在伺服系统中引入前向反馈控制器,天线的反应速度和指向精度等多方面系统性能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仿真结果表明,加入前向反馈控制器后,伺服系统的闭环性能得到了极大优化,指令捕获时间有效缩短,高速跟踪时指向误差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3.
针对航空、航天领域的半实物仿真关键设备-三轴仿真转台,重点从结构形式、电机选择、控制方式和控制算法等方面对其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建议,对三轴仿真转台系统设计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4.
浪涌吸收器     
本成果是国内首次应用于数控机伺服系统作为吸收瞬态峰值电压的组合式过压保护器件。它具有通流量大,制限电压低,响应速度快,体积小,使用方便等优点。该浪涌吸收器由多外敏感单元、高阻值无机保护层、阻燃性有机灌封树脂、聚四氟乙烯底座、ABS外壳等五部分组成。器件通过敏感单元的晶界隧道效应形成的y一,特性曲线来吸收外界侵入的电涌电流,完成其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75.
为验证减振器的隔振效果,设计了一套能提供典型振动条件的单自由度垂直往复运动的电液振动台及其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在室内模拟定频振动、扫频振动、随机振动及冲击谱等振动条件,完成所测减振器的机械力学性能或产品耐久性寿命测试等试验。系统控制部分采用上下位工控机结构,分别完成数据采集、实时控制,运行参数监控、数据处理的功能,控制策略采用模糊PID复合控制,控制参数可方便调整,能实现典型的波形再现和功率谱再现。系统运行结果表明,无论是时域还是频域均能达到满意的振动模拟。  相似文献   
76.
本文提出一种具有神经网络自适应补偿的、位置伺服系统的、PID控制结构模式。在该系统中,控制器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常规的PID算法;第二部分是由前馈神经网络构成的自适应补偿器。数字仿真试验和实际测试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存在系统参数不易准确确定及飞线性因素不易定量描述的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问题,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系统输出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并具有相当强的鲁棒性和客错性。  相似文献   
77.
本文根据文献的思想,以弹载雷达天线伺服系统为应用背景,针对具有确定性结构和多数,但不易准确建模的实际系统,设计了一种控制结构。数字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案对上述系统具有可行性及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78.
基于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的卫星天线伺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采用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作为伺服驱动电机,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作为动量平衡电机构成卫星天线伺服驱动系统。伺服电机采用电流、速度和位置三环控制,实现了伺服电机的超稳速和超高精度的运行。平衡电机采用电流、速度和加速度三环控制,保证了平衡电机能够快速、精确地跟踪。由于采用电压空间矢量作图法与瞬时零矢量插入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避免了空间矢量控制中的计算过程,实现了速度调节和转矩调节(电流调节)的解耦控制。  相似文献   
79.
论文针对磁流变液体的气动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介绍其PID控制器的设计。在介绍PID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系统被控对象的特性、控制器要求对传统算法进行改进,并采用系统性能指标法借助MATLAB软件对系统PID控制器的三参数进行整定。  相似文献   
80.
一种新的气动位置系统开关控制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建立了阀控气缸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定性地分析了其动态特性;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气缸位置的开关控制算法;最后,本文通过实验研究说明采用这种新算法的系统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