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4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275篇
航空   1394篇
航天技术   583篇
综合类   178篇
航天   112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71.
《航天器工程》2011,(1):147-148
据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网站2010年12月16日报道,启动于1994年的美国“国家极轨运行环境卫星系统”(NPOESS)原本计划在21世纪成为下一代监视天气、大气、海洋、陆地及近太空环境的卫星系统,首颗NPOESS发射日期原定在2013年,其上将携带先进的遥感器和其它设备。  相似文献   
972.
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掺混燃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混流燃烧室内组织富燃燃气与空气的高效稳定掺混燃烧对于空气涡轮火箭发动机(ATR)性能至关重要。回顾了国外各研究机构关于ATR掺混燃烧方案的试验研究,对波瓣混流器在航空领域强化内、外涵气流掺混中的典型应用及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评述,总结并提出ATR掺混燃烧的特点和关键问题,分析了后续掺混燃烧研究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3.
转速跟踪测振系统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最先进的测试系统。本文介绍了该测振系统的发展,并详尽地阐述微机控制的转速跟踪测振系统的配置、工作原理、技术指标及应用。 微机控制的转速跟踪测报系统已被世界各国大航空公司所采用,其具有连续程控内滤波,高增益程控,自检,自校及报警功能得到普遍公认。  相似文献   
974.
对地观测旋转扫描辐射计星上定标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一种对地观测旋转扫描辐射计星上定标系统的设计。该星上定标系统由漫射板、定标灯、黑体、定标均衡装置、漫射板稳定性监测器和太阳入射角监测器等几部分组成。文中描述了该定标系统各部分的作用和功能,并针对提高星上定标精度提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75.
976.
《中国航天》2005,(5):42-42
美国航宇局4月29日宣布。将航天飞机恢复发射时间推迟至7月13~31日之间,以便有充裕时间完全解决起飞时的脱落物问题。该局此前定于5月22日到6月3日之间恢复发射航天飞机。新任局长格里芬说,推迟发射的决定是基于最近的分析和检测结果做出的。4月14日.执行首次复飞任务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台上进行了一次加注试验,其间发现外贮箱内的传感器和阀门有问题。在再做一次加注试验以更好地了解问题所在后,发现号将回到运载器总装大楼,并更换外贮箱,改用执行第二次复飞任务的亚特兰蒂斯号原本要采用的贮箱。  相似文献   
977.
本文主要介绍了SPOT卫星上天前,对星上相机HRV一关键元件(灯源)进行的各项鉴定试验、测试及其方法。鉴定试验包括寿命试验、空间环境中的负载循环和辐照试验等。虽然发现在振动中,灯的发光性能存在一些问题,但从其工作性能来看,仍肯定了利用标准灯作为SPOT星上相机内定标标准源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978.
结构波材料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79.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完成太空飞行任务后,返回时曝炸解体.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这是人类航天史上又一严重地灾难。人们在对遇难航天员深深惋惜怀念的同时.也在关注着新一代(第二代)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如何发展.本刊特约杨勇王小军两位博士就这方面的情况给读者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80.
发射飞船,不光是要把人送上去,还有就是要在太空这个环境中,进行多项科学试验。在神舟四号飞船上,共开展了8项在轨应用任务的科学和技术研究,在52件有效载荷设备中,有33件科学设备是首次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