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1篇
航空   164篇
航天技术   54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2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高转速对直通型篦齿封严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转速对篦齿封严特性的影响。分别在不考虑封严间隙变化和考虑封严间隙变化的情况下,在大转速和大压比变化范围内,详细地分析了篦齿流量参数随转速和压比的变化规律及变化大小,并对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82.
发动机转速的实时测量已成为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研制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用8031单片机系统对某型发动机转速进行实时测量的方法,给出了测量系统的硬件结构、实现技术及其实时软件设计。系统时效性强,性能可靠,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83.
微机电惯性系统具备小体积优势,但现阶段系统精度仍在消费级与战术级之间。研究了旋转调制技术在微机电惯性系统中的应用,探讨了基于PCB小型化电机的微旋转方案,并开展了单轴旋转调制验证试验,以探索旋转调制技术对微机电惯性系统性能的提升作用。结果表明,在微机电陀螺精度约为2(°)/h的条件下,该方案能够实现约0.2n mile/10min的导航精度,相较于同等惯性器件条件下的捷联式系统,精度提高了不止1个数量级,证明了该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微机电惯性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84.
一种高精度角速率圆锥补偿算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以角速率信号作为算法输入时,采用以往常用的圆锥补偿算法,算法误差明显增大.鉴于光纤陀螺角速率信号可以直接获取,提出了一种以角速率信号作为圆锥补偿算法输入的新补偿算法.在姿态更新周期内,以光纤陀螺角速率信号作为输入,求得陀螺角速率输出的表达式,结合旋转矢量微分方程,推导出新圆锥补偿算法表达式,然后以算法漂移误差最小对新算法进行优化.采用规则进动、典型的圆锥运动以及有噪声干扰的圆锥运动作为测试输入,通过与传统算法的对比,新算法计算量低、计算简单方便,算法精度高.新算法的提出为高动态环境下光纤陀螺捷联系统的姿态误差补偿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5.
在空气介质阻挡放电中,利用氮分子振动谱线和氮分子离子的转动谱线,研究了振动温度和转动温度在两极板间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越靠近极板振动温度越小,中间振动温度最高;而转动温度在两极板间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6.
This study sought evidence for the independenceof two classes of mental spatialtransformation: object-based spatialtransformations and egocentric perspectivetransformations. Two tasks were designed toselectively elicit these two transformationsusing the same materials, participants, andtask parameters: one required same-differentjudgments about pairs of pictures, while theother required left-right judgments aboutsingle pictures. For pictures of human bodies,the two tasks showed strikingly differentpatterns of response time as a function ofstimulus orientation. Moreover, acrossindividuals, the two tasks had differentrelationships to psychometric tests of spatialability. The chronometric and individualdifference data converge withneuropsychological and neuroimaging data insuggesting that different mental spatialtransformations are performed by dissociableneural systems.  相似文献   
87.
旋转光滑直通道湍流流动一维热线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一维热线详细测量了不同雷诺数下及较高旋转数条件下旋转光滑直通道内湍流边界层及主流的速度型,在此基础上构建适用旋转数范围更广的旋转通道对数律的修正公式,分析了旋转效应对壁面摩擦速度的影响。实验过程中雷诺数范围是15000~25000,旋转数范围是0~0.444。通道壁面为室温,流体与壁面之间无热交换。结果表明:旋转对于通道截面速度型影响很大;旋转导致速度型整体向后缘面偏转,但最高速度出现在靠近前缘面的区域;后缘面无量纲平均速度型分布顺序与旋转数排列次序相一致,在对数律区符合对数律规律。壁面剪切应力在前缘面随着旋转数的增大而先单调递减,而在后缘面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反。旋转状态下修正的对数律公式斜率随着旋转数的增加而单调递减且在后缘面递减的趋势逐步有所减缓,并提出了对数律区的旋转修正公式,公式的误差范围控制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88.
本文进一步介绍图形编辑和几何交切方面的程序设计的经验,如图形的映射、平移和旋转,交互绘图时常用到的九种几何交切的有关内容。用实例来说明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89.
旋转条件下“冲击/出流”双层壁内部换热实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磊  常海萍  潘金栋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10):1658-1662
以高效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内部冷却为研究背景,在旋转条件下对带气膜出流的双层壁内部冲击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在旋转与冲击方向相同和相反两种情况下进行,得到了冲击雷诺数Rej(5 000~10 000)、旋转数Ro(0~0.003 532)、无因次温比(Tw-Tf)/Tw(0.061~0.136)的变化对冲击靶面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双层壁"的实验结果与常规"冲击/气膜"冷却结构的实验结果的比较发现,在不同的流动和旋转状态下,前者换热能力强于后者15%以上.   相似文献   
90.
气膜冷却是应用于航空燃气轮机上的冷却技术,旋转及表面曲率是影响气膜与 主流掺混区域的重要因素,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对旋转状态下曲率对气膜与主流掺混区域的影 响进行了研究,湍流模型选取了k-ω模型.增加旋转速度,会引起吸力面气膜的分离; 固定转速,降低表面曲率半径,压力面气膜发生分离,吸力面气膜冷却效果得到改善.当动 量流量比在小于1的范围内变化时,旋转只改变压力面气膜与主流掺混区域的分布,而对吸 力面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