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239篇
航空   653篇
航天技术   137篇
综合类   157篇
航天   1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移动质量作用下膨胀波发射装置的振动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膨胀波发射装置的振动响应, 根据膨胀波发射装置的发射机理及结构特点, 将弹丸及惯性炮尾视为移动质量, 考虑两者刚性运动与发射身管弹性振动间的耦合作用, 联立膨胀波发射装置内弹道方程, 建立了计及弹丸及惯性炮尾实际运动规律的动力学方程.通过离散求解, 给出了膨胀波发射装置发射过程中身管的振动响应及炮口位置处的运动学效应, 为提高弹丸射击精度及与机身的一体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均匀试验法在设计变量状态空间内寻找分布更均匀、更能反映系统性能的状态点,使用改进的片条理论计算机翼的气动特性,建立了扑翼飞行器机翼面积分布(尖削比)、扑动迎角与扑动频率的响应面模型,得到了尖削比对机翼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和机翼升力系数关于尖削比、频率与迎角的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对直升机运动方程中关键的旋翼气动力预测采用非定常分析计算模型,建立了时间推进自由尾迹方法。通过计算的孤立旋翼的总距操纵突变时的气动力响应与试验值的对比,验证了自由尾迹方法用于瞬时气动响应计算的有效性,然后利用嵌入自由尾迹模型的直升机运动方程分析了在前飞条件下,对旋翼进行总距阶跃突增及余弦突增操纵时,直升机载荷因子和平飞速度的时间响应历程。  相似文献   
994.
列车风致脉动力下声屏障的动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根据京津城际快速列车客运专线桥梁上声屏障结构的设计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声屏障结构的固有频率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声屏障结构的简化计算模型.综合考虑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声屏障结构的动力学环境,计算在风压、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空气脉动力等共同作用下的声屏障结构的动态响应,阐述了声屏障结构各组件的振动规律,并提出声屏障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5.
高超声速飞行器并行子空间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生成初始数据库,建立二次多项式响应面近似模型,以最大巡航距离为设计目标,机体/推进一体化外形参数和巡航弹道参数为设计变量,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进行了多约束多学科的并行子空间优化设计.优化设计获得了多学科融合条件下的最优化外形和弹道参数,可作为飞行器进一步详细设计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996.
This artic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formation homogeneity in aerospace forgings, proposes an approach that combines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and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RSM) to optimize the preform shapes. New expression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fluences of equivalent effective strain distribution are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homogeneity of deformation distribution in aerospace forging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design variables, the domain-division method is put forwar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design variables. On the basis of FEM results, the RSM is used to establish an approximate model to depi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ponses (deformation homogeneity and die underfilling) and the design variables represented by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preform shape. With a typical aeroengine disk as an example,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by achieving an optimal combination of design variables. By comparing the preform shape obtained with the proposed method to that with the existing one, it is evidenced that the former could achieve more homogeneous deformation in forging.  相似文献   
997.
模态平衡法和影响系数法是转子平衡中最常用的两类方法,它们都以转子的稳态响应为基础,因此称之为"稳态平衡方法"。针对当前转子稳态平衡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不平衡加速响应信息进行柔性转子平衡的新方法。为了描述模态不平衡相对键相槽的角位置,首次引入了模态不平衡方位角的概念,并通过转子的不平衡加速响应信息对其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结合转子的模态知识,添加合理的平衡试重组,利用各阶模态试重大小与对应阶模态不平衡响应幅度增量的线性关系,识别出校正质量组的大小,通过双面加重的方法实现了转子前两阶模态的平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瞬态平衡方法在有效降低转子不平衡振动的同时,减少了平衡过程中的起车次数。  相似文献   
998.
基于神经网络响应面的机翼气动稳健性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蒙文巩  马东立  楚亮 《航空学报》2010,31(6):1134-1140
针对不确定性因素引起飞机性能波动的现象,探讨了机翼气动优化设计过程的稳健性问题;建立了面向速度和扭转角两个不确定性因素的气动性能稳健性约束模型;在利用MATLAB构造基于均匀设计法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响应面基础上,应用遗传算法对机翼分别进行考虑稳健性约束和不考虑稳健性约束的气动优化设计,得到两种不同的优化方案。计算结果表明:两种优化方案的最大升阻比都比初始方案的大;在巡航马赫数下,与不考虑稳健性约束的优化方案相比,考虑稳健性约束的优化方案的最大升阻比小0.027 9,但在马赫数、扭转角对应范围内其最大升阻比的变化量分别小0.034 0和0.001 6,其他气动性能参数也更加稳定,波动更小,气动性能具有更好的稳健性,从而证明本文方法进行机翼气动稳健性优化设计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9.
多目标自然层流翼型反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磊  乔志德  熊俊涛  杨旭东 《航空学报》2010,31(7):1373-1378
 进行了基于扰动放大N-因子的目标压力分布设计方法的多目标自然层流(NLF)翼型反设计方法研究。流场分析和转捩位置计算用XFOIL程序,大大减少了计算花费。用N-因子设计方法进行有NLF范围要求和满足气动约束的目标压力计算,压力恢复段的压力分布用Stratford分离准则来进行设计。用基于响应面方法的优化方法来进行反设计计算,使用不含二阶交叉项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的响应面模型,大大减少了构造模型所需的试验次数;设计空间内试验点的选取满足D-优化准则。根据设计目标的设计状态,进行了多目标翼型反设计。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结果的层流范围和设计目标基本吻合,该方法可以用于NLF翼型的多目标反设计中。  相似文献   
1000.
非定常耦合流动对叶片动力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轴流压气机中实现非定常耦合流动状态时,是否会引发下游转子产生结构振动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已有的三维非定常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频谱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使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模态分析,通过调整上游静叶数的手段,研究实现耦合流动后产生的动力响应问题,并对调整前后压气机的气动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证明,通过适当的调整上游静子叶片数,可以在最大化发掘非定常耦合流动的潜力的同时避开转子的共振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