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82篇
航空   187篇
航天技术   429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4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针对目前航天器近距编队长期飞行中存在的HCW模型精确度不够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平均轨道根数线性微分漂移率预测J_2摄动下航天器近距编队相对运动的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航天器近距编队轨道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解析模型计算得到的相对运动轨道和不考虑J_2摄动影响的相对运动轨道相比,解析模型运算时间很短,精度提高约50%(10个轨道周期之后),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快速性,适合在线运行,同时给出了解析模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2.
卫星星座整网轨道确定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援兰  朱俊  李志  廖瑛 《宇航学报》2009,30(1):155-163
编队飞行的卫星或卫星星座对轨道确定自主性和精度提出了较高要求。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建立星座的轨道动力学模型和星间观测的测量模型,将星座中的星间观测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融合起来,将待估的卫星轨道参数和部分动力学参数进行适当的分类,研究卫星星座整网轨道确定的新方法,并在理论上分析了整网定轨方法能提高定轨精度的原因;最后采用自主开发的卫星星座整网轨道确定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对地面站的依赖,并较大幅度提高定轨时卫星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精度。
  相似文献   
153.
基于一种高效高精度的Battin多圈Lambert算法提出一种考虑轨道摄动的广义多圈Lambert算法.与现有算法相比,本算法虽然原理复杂但计算流程非常简单,效率极高,分别通过几次内外循环就可满足精度要求.广义多圈Lambert算法结合一种可行解迭代交会模型构成了一个通用的多圈多脉冲交会规划框架,应用两步法求解此多变量的复杂工程优化问题,首先利用高效率的进化全局优化算法以及解析轨道模型作全局搜索,然后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以及简化高精度轨道计算模型作局部搜索,此方法可以保证高效高精度的求解多圈多脉冲交会问题.算例表明此方法特别适用于满足实际工程约束的交会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154.
交会对接是空间站任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基于C—W方程,推导了用直角坐标和轨道根数描述的远程导引段多冲量变轨段策略的方程,同时给出了求解方程组的迭代算法。随着冲量的施加,剩下的变轨量不足以瞄准交会时刻目标的全部状态时,给出了瞄准部分变量的方法。通过算例验证发现,存在定轨误差的情况下,部分变量瞄准法能精确地瞄准任务所关心的变量。  相似文献   
155.
基于转移时间约束的异面圆锥曲线变轨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圆锥曲线转移轨道Lagrange方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双曲线和多圈飞行椭圆轨道的转移时间与半长轴的几何关系,以及椭圆转移问题的虚焦点位置对长程、短程轨道的约束.给出了一种与初始速度方向相关的转移角定义,以及一种基于Lagrange方程的圆锥曲线变轨计算方法,随后提出了一种以半长轴为迭代变量的变轨算法.通过异面椭圆和双曲线转移两个实例,验证了该算法与Vaughan算法具有相同结果,并具有明确的几何意义.  相似文献   
156.
地球同步轨道高压太阳电池阵充放电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地球同步轨道(GEO)高压太阳电池阵表面静电放电(ESD)引起二次放电可能导致太阳电池阵永久性短路损坏。文章主要针对GEO高压太阳电池阵充放电效应问题,重点分析了高压太阳电池阵表面ESD和二次放电产生的物理过程,并利用负高压偏置方法开展了GEO高压太阳电池阵表面ESD和二次放电地面模拟试验。试验验证了反转电位梯度电场是导致GEO高压太阳电池阵表面产生ESD的触发因素之一,同时得到了GaAs高压太阳电池阵样品表面产生ESD和二次放电的电压阈值。  相似文献   
157.
载人飞船泄复压过程中轨道舱的噪声环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考察航天员对载人飞船泄复压过程中轨道舱内噪声环境的适应性,在KM6水平舱进行了相应的模拟试验,对轨道舱中的噪声环境进行了试验测量与研究.试验结果及航天员的实际感受表明,泄复压过程中轨道舱内的噪声环境满足要求,产生的噪声对航天员不会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58.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long-term perturbations of the orbits of geosynchronous space debris influenced by direct radiation pressure including the Earth’s shadowing effects. For this purpose, we propose an extension of our homemade semi-analytical theory [Valk, S., Lemaître, A., Deleflie, F. Semi-analytical theory of mean orbital motion for geosynchronous space debris under gravitational influence. Adv. Space Res.,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based on the method developed by Aksnes [Aksnes, K. Short-period and long-period perturbations of a spherical satellite due to direct solar radiation. Celest. Mech. Dyn. Astron. 13, 89–104, 1976] and generalized into a more convenient non-singular formalism. The perturbations accounting for the direct radiation pressure with the Earth’s shadow are computed on a revolution-by-revolution basis, retaining the original osculating Hamiltonian disturbing function. In this framework, we compute the non-singular mean longitude at shadow entry and shadow exit at every orbital revolution in opposition to classical approaches where the singular eccentric anomalies at shadow entry and shadow exit are computed. This new algorithm is developed using non-singular variables. Consequently, it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both near-circular and near-equatorial orbits as well as orbits which transit periodically around null eccentricities and null inclinations.The algorithm is test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integrations of the equations, averaged over the short periods, including radiation pressure, J2, the combined Moon and Sun third body attraction as well as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the 1:1 resonance occurring for geosynchronous objects. As an extension of [Valk, S., Lemaître, A., Anselmo, L. Analytical and semi-analytical investigations of geosynchronous space debris with high area-to-mass ratios influenced by solar radiation pressure. Adv. Space Res., doi:10.1016/j.asr.2007.10.025, 2007b], we especially apply our analysis to space debris with area-to-mass as high as 20 m2/kg. This paper provides numerical and semi-analytical investigations leading to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long-term evolution of the semi-major axis. Finally, these semi-analytical investigations are compared with accurate numerical integrations of the osculating equations of motion over time scales as high as 25 years.  相似文献   
159.
火星探测器使命轨道捕获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火星探测器使命轨道捕获策略研究需求,给出了三种可用的典型捕获策略,建立了速度纵向平面内的飞行动力学方程,对三种典型策略进行了飞行动力学仿真,给出了各策略完成捕获所需速度增量、任务耗时及过。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比较,得出研究结论为:直接制动捕获任务耗时及过载较小,但速度增量需求较大;多次穿越后捕获任务耗时较长,但速度增量需求和过载较小;一次穿越后捕获速度增量需求较小且任务耗时较短,但过载较大。  相似文献   
160.
动能拦截器助推段导引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气层外高速飞行的目标,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动能拦截器助推段的导引方法.建立了拦截器和目标的运动模型, 在分析可拦截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推导出转移轨道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对拦截器可发射区域中的转移轨道优化得到满足约束条件的有效发射区域, 并以点火时刻待增速度为性能指标来寻优计算获得发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有效实现拦截器助推段的制导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