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18篇
航空   296篇
航天技术   61篇
综合类   54篇
航天   1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71.
本文主要研究了,金属复合防热瓦的结构、制造工艺及热物理性能,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表明:金属防热瓦的容重和热物理性能等主要指标可以达到同一使用温区的陶瓷防热瓦的水平,而金属防热瓦的强度和刚度更优越,因此,它是很有前途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防热结构材料。  相似文献   
472.
根据TYC-1涂层材料在加热过程中所出现的物理化学变化,提出了三层物理模型,建立了相应的守恒方程和边界条件,并给出具有空间和时间二阶精度的差分离散公式,并按稳态和轨道模拟二类试验工况,预测了TYC-1防热涂层的内部温度分布,且与测量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473.
通过对民航卫星通信网TES/PES设备供电系统的分析,阐述了零地电压的产生及其对设备造成的潜在危害;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给出3种强电接地保护方式以及电容降压电路的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降低零地电压的波动,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74.
美国金属热防护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美国为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研制的金属热防护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详细介绍了金属热防护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分析设计和测试。金属热防护系统与传统热防护系统相比,防热层和承力结构一体化,无需气动外壳,可以减轻系统质量,防热面板容易安装和拆卸,可以大大节省维护时间和成本,适合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75.
刘刚 《航天器工程》2006,15(4):50-54
综述目前国际空间站上日本试验舱有关微流星体及空间碎片的防护技术以及发展趋势,着重探讨防护结构的研究成果,为在轨防护技术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76.
两相流乳化型细水雾喷嘴雾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消防领域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关键部件--细水雾喷嘴的雾化结构形式,以空气和水为介质,利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两相流乳化型细水雾喷嘴的雾化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了该型喷嘴的工作特点,研究了不同供水压力、供气压力及气液比对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为细水雾灭火系统及其喷嘴的设计方法和检验标准提供了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喷嘴的雾化性能完全满足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77.
首先分析了空天飞机对其防热系统的要求,重点是在飞行热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减轻重量以及良好的使用性能。然后,概述了正在发展的典型的两级入轨和单级入轨的空天飞机的防热系统。紧接着较详细地介绍了美国空天飞机(NASP)防热系统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介绍了适用于空天飞机前缘防热系统的设计概念、可能采用的热管技术和对主动冷却面板的要求及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理论分析、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在发展空天飞机防热系统中的作用也进行了讨论并简单地介绍了这几方面的发展现状。最后,对发展空天飞机防热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78.
电子商务的发展极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法律缺失问题却日益成为制约其进一步深度发展的枷锁,本文将对其中关于如何对域名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479.
金国先 《上海航天》2002,19(5):39-41,56
介绍了浪涌的成因及武器系统产生浪涌的主要原因。指出在导弹阵地采用防雷系统措施的同时 ,武器系统要利用接地网系统消减雷电产生的地电压反击 ,在电源系统中接入 3× 1+1防雷器 ,选用适当的保护空气开关防止雷电浪涌侵入 ,在通信网络中增加浪涌抑制二极管防止线路上的尖峰脉冲。最后确定了选择雷电浪涌防护器的依据和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480.
An analysis is performed on four typical materials (aluminum, liquid hydrogen, polyethylene, and water) to assess their impact on the length of time an astronaut can stay in deep space and not exceed a design basis radiation exposure of 150 mSv. A large number of heavy lift launches of pure shielding mass are needed to enable long duration, deep space missions to keep astronauts at or below the exposure value with shielding provided by the vehicle. Therefore, vehicle mass using the assumptions in the paper cannot be the sole shielding mechanism for long duration, deep space missions. As an example, to enable the Mars Design Reference Mission 5.0 with a 400 day transit to and from Mars, not including the 500 day stay on the surface, a minimum of 24 heavy lift launches of polyethylene at 89,375 lbm (40.54 tonnes) each are needed for the 1977 galactic cosmic ray environment. With the assumptions used in this paper, a single heavy lift launch of water or polyethylene can protect astronauts for a 130 day mission before exceeding the exposure value. Liquid hydrogen can only protect the astronauts for 160 days. Even a single launch of pure shielding material cannot protect an astronaut in deep space for more than 180 days using the assumptions adopted in the analysis. It is shown that liquid hydrogen is not the best shielding material for the same mass as polyethylene for missions that last longer than 225 d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