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92篇
航空   69篇
航天技术   157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1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太阳电池阵极月轨道在轨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极月轨道上太阳电池阵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该轨道上电池阵所得各外热流的确定方法.以此为基础,对太阳电池阵进行在轨温度数值模拟,得到月球轨道上电池阵所得外热流以及温度的周期分布.计算结果与地球卫星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明确了月球轨道上电池阵所得外热流以及温度的周期分布特点,为月球卫星上太阳电池阵以及整个卫星的设计提供了有利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2.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低空突防航迹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保证低空突防的成功率,在航迹规划时必须设计出以最小的被发现概率及可接受的航程为目标的航迹.蚁群算法ACA(Ant Colony Algorithm)作为一种新型的模拟进化算法,适合用于航迹规划中最优航迹的搜索,但是算法存在搜索时间长、收敛速度慢、易陷于局部最优解的缺点,为了克服算法自身不足,提高算法性能,引入了遗传算法中变异操作和挥发系数的自适应调节,从而形成改进蚁群算法,最后结合建立的航迹规划性能指标,利用等概率寻优、原有蚁群算法和改进蚁群算法3种方法分别进行航迹规划,并通过比较和分析结果的时间花费和航路代价,验证了改进蚁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
悬停状态下直升机旋翼水滴撞击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直升机在悬停状态下,求解旋翼水滴撞击特性的数值方法.该方法根据直升机悬停状态下的准定常特性,对旋翼运动模型进行简化,并在对绕桨叶运动的气流场计算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水滴运动方程,得到水滴运动轨迹.进而,确定了水滴对旋翼表面的撞击特性参数,为旋翼防冰系统设计提供条件.最后,对NACA0012翼型的水滴撞击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4.
月球探测任务测控系统总体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探月工程采用"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测控系统作为工程五大系统之一,通过探月工程建成了全球布站的深空测控网和18 m测控网,并圆满完成了历次任务对探测器的测控,在任务分析与设计、测定轨和链路设计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本文以嫦娥四号中继星和探测器两次发射任务为例,系统梳理了我国深空测控网和18 m测控网现状;根据任务需求,从测控覆盖、链路性能、测定轨精度和日凌影响等方面对测控任务实施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多目标测控、轨道测量和日凌期间的测控方案进行了系统设计。通过对任务期间获取的实测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了测控实施情况,并对后续工作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后续月球和深空探测测控通信任务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5.
针对定时定点月面着陆的目标要求,提出了全程轨道控制设计方法。进行了包括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降轨和动力下降的全程轨道控制的分段设计和联合规划,实现在入轨轨道偏差条件下的定时定点月面着陆。分别构建了中途修正、近月制动、环月降轨三段轨道控制的规划变量和目标参数;根据轨道倾角建立了动力下降点与着陆点的匹配转换关系。设计了中途修正、近月制动、环月降轨、动力下降的全程轨道控制策略的联合规划。建立了着陆位置偏差与轨道倾角偏差、着陆时间偏差与轨道半长轴偏差的修正关系,修正设计了中途修正目标倾角和近月制动目标半长轴。仿真算例表明,在入轨偏差轨道条件下,保证了中途修正后的飞行轨道与标称轨道基本一致,实现了与标称状态基本一致的定时定点月面着陆。可应用于月球着陆、月球采样返回以及载人登月等实施月面定时定点着陆任务的轨道设计和控制实施。  相似文献   
96.
This article aims to understand the motion of the charged particles trapped in the Earth’s inner magnetosphere. The emphasis is on identifying the numerical scheme, which is appropriate to characterize the trajectories of the charged particles of different energies that enter the Earth’s magnetosphere and get trap along the magnetic field lines. These particles perform three different periodic motions, namely: gyration, bounce, and azimuthal drift. However, often, the gyration of the particle is ignored, and only the guiding center of the particle is traced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time. It is because the simulation of all three motions (gyro, bounce, and drift) together needed a robust numerical scheme, which has less numerical dissipation. We have developed a three-dimensional test particle simulation model in which the relativistic equation of motion is solved numerically using the fourth and sixth-order Runge-Kutta methods. The stability of the simulation model is verified by checking the conservation of total kinetic energy and adiabatic invariants linked with each type of motion. We found that the sixth-order Runge-Kutta method is suitable to trace the complete trajectories of both proton and electron of a wide energy range, 5 keV to 250 MeV for L = 2  6. We have estimated the bounce and drift periods from the simulations, and they are found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y. The study implies that a simulation model with sixth-order Runge-Kutta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the time-vary, non-analytical form of magnetic configuration in future studies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charged particles trapped in Earth’s magnetosphere.  相似文献   
97.
水雷伞的飞行轨迹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据水雷伞实测的弹道参数扣除气象条件的影响,求得无风弹道,作为实战投弹的依据。根据无风弹道修正的结果,求出弹伞系统的阻力特征CA值,作为研究降落伞开伞段理论的基础数据。然后将求出的CA值代入运动方程算出理论弹道,再把理论弹道与无风弹道相比较,当误差不大时说明理论弹道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的,可用于一般水雷伞计算理论弹道用。  相似文献   
98.
针对载人月球探测,在我国现有深空测控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航天组织,如NASA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ESA(European Space Agency,欧空局)等分布在全球的深空测控资源,提出了全球深空站布局体系.该体系包括我国深空站在内的8个地面站,大体形成“南四北四,均匀分布”的格局.并以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深空站布局为参照,对比分析了布局体系的测控覆盖、三向测量和干涉测量共视弧段,讨论了布局干涉测量不同观测站三角的测角精度,可以为后续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提供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
利用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拓展任务期间获取的探测器(CE-5T1)实测数据,采用内符合方法比较了3种重力场模型的实测数据定轨结果,发现采用GRAIL(Gravity Recovery And Interior Laboratory,重力恢复与内部实验室)重力场模型进行定轨的结果最优。相比于之前的嫦娥系列探测器定轨常用的LP(Lunar Prospector,月球勘探者)重力场模型,采用GRAIL重力场模型定轨后测距数据的残差降低了1个量级。进一步采用不同重力场模型进行轨道外推,定量分析重力场模型对不同类型轨道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倾角为90°的环月极轨道,不同重力场模型的轨道外推结果差异较小;而对于倾角为20°和40°的环月轨道,不同重力场模型的外推星历的偏差均方根可达到2km,大于当前环月探测器的定轨精度。为此,建议在后续探月任务中使用GRAIL重力场模型进行轨道确定。  相似文献   
100.
借鉴“东方红3号”卫星的推进系统组成和“SMART-1”探月器的飞行轨道,提出了2种微波等离子体推力器(MPT)应用于月球探测器的推进系统方案(即复合推进方案和统一推进方案),分析计算了MPT用于姿态控制时对推进剂耗量的影响及用于主推进变轨时推进剂耗量和飞行时间的变化,并讨论了MPT的电源系统带来的附加质量。结果表明,在付出一定飞行时间代价的条件下,MPT的引入将大大增加有效载荷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