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53篇
航天技术   24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3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温度对铝合金材料疲劳短裂纹萌生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扫描电镜(SEM)原位规测技术,研究了高温下铝合金试件在循环应力作用下的疲劳短裂纹萌生行为,结果表明,温度对于短裂纹行为具有强烈的影响。基于局部应变法,文中提出了一种预测温度作用下的铝合金疲劳裂纹短萌生寿命的评估公式。  相似文献   
82.
The asteroid and cometary impact hazard has long been recognised as an important issue requiring risk assessment and contingency planning. At the same time asteroids have also been acknowledged as possible sources of raw materials for future large-scale space engineering ventures. This paper explores possible synergies between these two apparently opposed views; planetary protection and space resource exploitation. In particular, the paper assumes a 5 tonne low-thrust spacecraft as a baseline for asteroid deflection and capture (or resource transport) missions. The system is assumed to land on the asteroid and provide a continuous thrust able to modify the orbit of the asteroid according to the mission objective.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apability of such a near-term system to provide both planetary protection and asteroid resources to Earth. Results show that a 5 tonne spacecraft could provide a high level of protection for modest impact hazards: airburst and local damage events (caused by 15–170 m diameter objects). At the same time, the same spacecraft could also be used to transport to bound Earth orbits significant quantities of material through judicious use of orbital dynamics and passively safe aero-capture manoeuvres or low energy ballistic capture. As will be shown, a 5 tonne low-thrust spacecraft could potentially transport between 12 and 350 times its own mass of asteroid resources by means of ballistic capture or aero-capture trajectories that pose very low dynamical pressures on the object.  相似文献   
83.
黄强  赵新青  马朝利  宋尽霞 《航空学报》2010,31(6):1280-1287
 Nb/Nb5Si3原位复合材料是一种有望替代镍基超合金用做飞机发动机叶片的新一代超高温结构材料。采用非自耗电弧熔炼技术制备出不同成分的Nb/Nb5Si3原位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Nb-Si-Mo三元系合金的相组成和微观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b-Si-Mo三元系部分液相面投影图(<37.5 at% Si)含有4个初生相区,其立体相图中存在2个液固四相平衡反应和1个固态四相平衡反应。在2个液固四相平衡反应面之间存在一个三相共晶平衡棱柱,成分位于该棱柱内的合金会通过L→Nbss+β-Nb5Si3反应凝固生成Nbss/β-Nb5Si3片层共晶。  相似文献   
84.
采用激光熔覆工艺在Ti600合金表面制备了以原位自生TiC为增强相的耐磨涂层,并分析了涂层的微观组织,测试了涂层的硬度.结果表明:涂层与Ti600基体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组织均匀致密,TiC均匀地分布于TiNiCrAl固溶体构成的涂层基体中.涂层上部为细小的树枝晶组织,中部为发达树枝晶组织.涂层显微硬度大约是基体的3倍.  相似文献   
85.
通过损伤力学的研究方法模拟平面拉伸应力作用下夹杂物及周围基体中的应力场分布情况,并通过原位拉伸试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夹杂为圆形的情况下,当基体处于弹性状态时,极点处将有一定的拉应力集中,裂纹将从该处萌生;当基体处于弹塑性状态时,应力集中位置将转移到赤道面处,裂纹在该处向基体中扩展。在夹杂为方形的情况下,裂纹在极点处萌生,并在尖角应力集中处向基体中扩展。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说明,在模拟过程中将基体分为弹性和弹塑性两个阶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6.
廉伟  姚卫星 《航空学报》2009,30(8):1440-1446
在材料承载应力不可能超过其自身强度的原则上,假设复合材料遵循弹性-塑性等效就位力学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线弹性有限元分析的含中心孔层压板渐进失效和强度预测的仿真方法;在仿真中对单元材料属性进行随机赋值以模拟真实材料状态,采用Hashin准则对材料失效进行判定并对失效材料按照其失效模式进行弹性常数退化;通过试验测试了5种不同铺层的玻璃/环氧复合材料带孔层压板的强度,在不单独考虑分层的条件下,含孔层压板的预测强度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与传统有限元预测方法相比,本方法不需要人为地确定失效材料的退化因子。  相似文献   
87.
表面电阻率是航天器热控涂层的重要参数之一。由于航天器所在环境的特殊性,需要对其热控涂层的表面电阻率进行原位测量。文章提出了一种表面电阻率的原位测量方法,即使用导电银胶粘结铜箔电极和样片,并通过弹性钢丝压线把两电极接入测量电路。通过以ITO/Kapton/Al和S781白漆为试验对象的测量,验证了该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8.
一种通用遥控注入数据格式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航天器遥控体制的发展作了简要回顾和分析,重点研究了欧洲航天局定义的包应用标准。文章借鉴包应用标准的设计理念,与我国实际遥控需求相结合,设计了一套通用遥控注入数据格式,并开发了相应的地面软件和星载遥控处理软件。  相似文献   
89.
通过扫描电镜原位拉伸和原位疲劳实验,动态跟踪观察了SiO2类非金属夹杂物对FGH95合金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原位拉伸过程中,夹杂物处是裂纹萌生的择优位置,且沿与应力轴垂直或约45°向夹杂内部扩展.当主裂纹扩展到基体中之后,呈锯齿状向基体内扩展,但主裂纹所在平面仍与主应力轴垂直,其尖端变形带内有明显的滑移线出现.在原位疲劳过程中,主裂纹在夹杂物与基体界面处萌生,并在尖角应力集中处沿与主应力轴成45°向基体中扩展,随后沿垂直于主应力轴方向扩展至失稳断裂.夹杂物附近基体中的贫γ′相区,断口在两种加载条件下呈不同的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90.
月壤原位成型技术工程适用性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壤原位成型技术作为月球资源原位利用技术体系中的研究热点,是在月表制造建筑材料及实施月表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文章基于国内外月壤原位成型技术发展现状,根据未来可能的月壤成型任务提出了5种月壤成型技术,分析了其各自涉及的成型体性能与任务需求的匹配性,成本及能耗约束,环境适应性以及成型工艺流程的可实现性等;梳理了形成了月壤原位成型领域的发展建议,对于后续月球资源探测和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