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242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61.
采用钕铁硼磁钢吸附冷铁 ,成功地解决了冷铁在壳芯盒侧壁难以定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2.
选用氨基树脂和丙烯酸树脂混合体系为基料,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季戊四醇为阻燃体系,钛白粉和硅石粉为颜填料,制备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并研究了基料、阻燃体系、颜填料用量对防火涂料防火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合基料树脂占30%(质量分数,下同),其中m(氨基树脂):m(丙烯酸树脂)=3:1;阻燃体系占32%,其中m(聚磷酸铵):m(三聚氰胺):m(季戊四醇)=2:1:1;颜填料占10%时制得的防火涂料防火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3.
采用真空感应加电渣重熔冶炼技术生产的1Cr18Ni10Ti不锈钢,其冶金质量和全面性能较以前相比均有很大提高。通过对1Cr18Ni10Ti棒材样品疲劳断口的研究分析表明,材料的疲劳性能与冶金质量、内部组织结构、试件表面完整性有关。改变热处理制度能显著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品的表面完整性对疲劳寿命有很大影响。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疲劳裂纹源多为机加工留在表面的刀痕、划痕。  相似文献   
164.
用光学金相、显微硬度、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对二次硬化16Co14Ni10Cr2Mo钢低倍“亮点”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低倍“亮点”是一种偏析性质的点缺陷,亮点区主要是由于Ni的正偏析造成的。讨论了点状偏析对合金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5.
钟平 《航空材料学报》2003,23(Z1):14-16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Co-Ni超高强度钢AerMet100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430℃回火,板条边界存在的粗大渗碳体使钢的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出现最低值.455℃回火导致硬化峰,主要是位错上有细小碳化物的析出共格区所致.482℃回火,片状渗碳体减少及板条边界形成的薄膜状的逆转奥氏体,钢的韧性迅速增加.高温回火,M2C粗化并失去与基体的共格关系,钢强度下降.采用大型真空炉试制的大规格AerMet100棒材,各项指标满足标准要求,主要力学性能σb 为2000MPa,KIC为110MPam.  相似文献   
166.
韧化处理300M钢的孔挤压强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TEM等微观结构分析手段,探讨了韧化处理后300M钢的孔挤压强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经孔挤压强化后,疲劳强度极限从σ0.1=410MPa提高到σ0.1=530MPa。其强化机制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包括在强化层内宏观残余压应力的产生,晶面的拉伸和压缩,晶格的弯曲和歪扭,位错密度的升高,胞状位错的形成,部分残余奥氏体向形变马氏体的转变,孔壁表面粗糙度的降低。当孔边承受交变应力时,由于以上强化机制的综合作用,从而提高了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67.
以人工神经元网络实现铸钢件几何模数、挂砂层种类、挂砂层厚度、冷铁厚度与凝固模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网络对检验样本的输出误差小,误差分布合理,能根据铸钢件的凝固补缩要求快速准确地确定铸钢件外冷铁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68.
不锈钢薄板电子束填丝焊接间隙裕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厚度为1.0mm的不锈钢板对接焊缝,进行了不同间隙的焊接试验,并测试了接头室温拉伸性能,研究了不锈钢薄板电子束填丝焊接对焊缝间隙的适应程度。  相似文献   
169.
研究了回火温度对超高强度钢(11.73Ni-13.85Co-3.13Cr)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430℃回火,马氏体分解形成大量的渗碳体,合金的韧性最差。455℃回火合金的强度达到最高值的组织因素是位错上有细小碳化物的析出共格区。482℃回火韧性迅速增加是由于组织中缺少粗大的渗碳体粒子以及在板条边界形成薄膜状的逆转奥氏体。高温回火强度下降,是因为M_2C粗化失去与基体的共格关系。  相似文献   
170.
对新型双相不锈钢2205与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进行钎焊性试验。通过设计波纹板结构模盒,模盒爆破强度试验,开展钎焊接头微观组织结构分析,钎焊接头元素扩散行为及其影响分析,钎焊接头元素扩散能力计算分析,结果认为2205与1Cr18Ni9Ti钎焊可形成结合强度优良的钎焊接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