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2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256篇
航空   985篇
航天技术   391篇
综合类   149篇
航天   3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石友安  贺立新  邱波  曾磊  耿湘人  魏东 《航空学报》2016,37(4):1207-1217
为了深入认识复合材料的多尺度传热特性,预测复合材料宏观热物性参数,基于通用单胞思想和多尺度传热特性分析,建立了一种有效预测碳布叠层穿刺复合材料等效热物性参数的方法。基于电镜扫描分析了纤维束和编织结构的特征,采用通用单胞思想,建立了介/细观传热分析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进行了一系列的多尺度传热特性分析,譬如:纤维体积分数对纤维束结构传热特性的影响、穿刺纤维束大小对编织结构传热特性的影响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胞体模板扩展,初步将介/细观结构研究规律应用到宏观结构热物性预测,并进行多层胞体传热特性分析。验证实验表明:等效热物性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方法有效,为深入理解认识碳布叠层穿刺复合材料的介/细观传热特性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962.
粗糙元诱导的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志伟  肖志祥 《航空学报》2016,37(8):2454-2463
基于有限体积方法,直接数值模拟了高超声速边界层内不同形状粗糙元导致的强制转捩现象;为了能够深入探究强制转捩机理,解析小尺度运动,同时又能够较好地捕捉激波,采用高阶色散最小耗散可调(MDCD)格式对Navier-Stokes方程组对流项进行重构。计算结果表明,数值结果与对应的实验值吻合较好;该方法能解析小尺度的流动结构以及规则结构的破碎与失稳过程,可揭示粗糙元引起的强制转捩机理,即此类强制转捩主要由粗糙元顶部的三维剪切层失稳导致。对多种粗糙元的转捩效果进行了定量研究,影响因素包括粗糙元形状、几何参数等。  相似文献   
963.
李中伟  张攀  钟凯  李文龙 《航空学报》2021,42(10):524863-524863
自动化三维测量可实现复杂零件的精度检测,为后续工艺优化提供基础数据,是保证航空航天领域复杂零件成形精度的关键技术,但应用时尚存在以下问题:其一,自动化三维测量视点规划仍以人工示教为主,规划效率低、效果差;其二,锻造成形等工业现场工况恶劣,易使系统预先标定的参数发生漂移,测量精度难以保证;其三,多视测量数据拼接仍主要采用标志点拼接的方式,过程繁琐,应用局限大;其四,在线自动化测量时受工装夹具等影响,测量点云中存在大量背景噪声,影响数据自动处理的精度与稳定性。针对上述难题,介绍了基于双目测头的自动化测量视点规划、基于耦合焦距比例约束的系统参数自标定、基于全局优化的多视测量数据拼接、基于自适应阈值迭代最近点(ICP)点云背景噪声自动去除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系列自动化三维测量装备,包括PowerVirtualPlan视点规划软件、PowerScan三维测量软件、iPoint3D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最后,介绍自动化三维测量装备在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工程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64.
贾庆轩  段嘉琪  陈钢 《航空学报》2021,42(6):424063-424063
针对在轨装配过程中机器人"手眼"关系无法进行有效标定及机器人系统和被操作物惯性参数不定的情况,在传统的无标定视觉伺服基础上设计了深度估计器,基于机器人和图像运动的测量数据在线估计目标特征的深度值,并在机器人关节控制环中设计滑模控制器实时控制机器人关节运动,根据反馈图像信息纠正系统误差完成对准跟踪,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所提的无标定视觉伺服对准方法使机器人在装配过程中免去了复杂的"手眼"关系的标定程序,克服了机器人系统及被操作物惯性参数不确定性给装配精度造成的影响,提高了"手眼协调"的鲁棒性,保证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的太空环境下完成在轨装配任务。  相似文献   
965.
针对薄壁板壳结构的特点,建立数学优化模型和有限元模型,以某试验舱为例,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和序列二次规划法迭代优化算法,有效地实现了结构优化目标——小质量和大强度/刚度。  相似文献   
966.
Oliver于1993年提出的K分布形状参数的V-估计器(VE),虽然具有免于求解非线性方程的计算因而估计效率高的优点,但是,其估计精度却低于许多其他矩估计器的估计精度,且有时会出现奇异值的情况.为扬长避短,在对V-估计器的估计偏差进行推导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Monte-Carlo实验,V-估计器改进成本文提出的具有校正项的V-估计器(VCE).VCE克服了V-估计器的上述缺点.仿真实验表明,VCE的估计精度不但显著优于VE,而且在效率和精度上都优于通常被认为是精度最高的矩估计器中的U-估计器.特别是,实验结果显示,VCE更适合于小样本长度下的情况,这个特点使得它更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67.
徐国武  李锋  龚安龙  刘周 《宇航学报》2015,36(9):995-1001
为研究非对称转捩对横向偏离稳定的影响,采用指定位置的强制转捩方法,对典型升力体外形进行非对称转捩的的数值模拟,包含全层流、全湍流及斜线转捩情况的计算与分析,得到非对称转捩对横向偏离稳定性影响的结论。结果表明:极端转捩会使飞行器航向稳定性变差,斜线转捩甚至会使飞行器航向稳定性的极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68.
利用改进TW-API方法在轨辨识挠性航天器时变模态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大型挠性部件运动导致的在轨航天器模态参数时变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截断窗逼近幂迭代(TW-API)追踪方法。针对传统TW-API方法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改进的方法简化了数据处理中的矩阵递推过程,显著减少了在轨辨识过程的计算量和计算时间。还将该方法与经典投影估计子空间跟踪(PAST)方法和逼近幂迭代(API)递推方法进行了计算量对比与分析。为检验四种方法用于航天器模态参数辨识的效果,选取ETS-VIII卫星为对象进行数值仿真。通过实际计算时间的比较,校验了改进TW-API方法在大型挠性航天器时变模态参数在轨辨识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9.
构建一个能够与实际卫星导航系统长期保持时空一致的平行系统,可为导航星座自主运行提供一个监视与评估平台。针对建设该平行系统所需的高逼真轨道计算问题,引入平行系统理论的思想,在分析历史精密轨道的基础上,提出高精度轨道计算与预报方法。该方法以不断更新的精密轨道作为输入,利用PID增量式算法或时变加权法进行数据平滑,使得轨道计算结果始终与实际系统保持高度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卫星轨道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卫星轨道长期保持在分米量级。  相似文献   
970.
针对磁轴承磁力参数理论设计值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平衡响应的磁力参数实验辨识方法.利用转子的质量不平衡在高速转动时的离心力效应,通过检测磁轴承在零电流控制状态下的同频位移响应和零位移控制状态下的同频电流响应,解算磁轴承磁力参数.设计了基于通用陷波器原理的零位移控制器和零电流控制器,并通过设置T矩阵保证闭环系统稳定.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不平衡响应的磁力参数辨识方法,辨识结果与理论设计值差别在20%之内,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改进磁轴承力学参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