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7篇
航空   136篇
航天技术   114篇
综合类   38篇
航天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41.
电磁散射场和雷达散射截面积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计算了绕二维物体的时域电磁散射场的空间分布和雷达散射截面积 (RCS).通常的电磁场计算是频域的,采用高频计算方法,而流场计算是时域的.由于以研究流场--电磁场优化设计计算为目的,需要统一采用时域计算,因此重点采用矢通量分裂法这种时域方法计算了RCS ,通过将特征值分裂为正负两部分,抑制了各自的误差.此外,采用LaxWendroff方法作为对照.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42.
用板块法逼近目标表面外形,对物理光学积分离散化,求出每个板块上的散射场,得到目标外形对散射场贡献的三维分布特性,将可视化电磁学与计算机图形学结合,得到了一种确定目标强散射区暨雷达吸波材料涂敷区域的方法,并给出了一些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43.
马东立  武哲 《航空学报》1996,17(Z1):117-120
分析了机翼前后缘处于影区时的散射机理,建立了机翼爬行波雷达散射截面(RCS)的计算模型。该模型反映出外形参数对RCS的影响,便于工程计算。针对典型试件进行了理论计算和一维成像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344.
三维雷达罩和天线系统雷达截面的一体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书辉  阮颖铮 《航空学报》1994,15(8):1012-1016
将入射平面波展开成一系列三维复射线波束场,分析各波束经过多层介质雷达罩的透射与旋转抛物面天线反射后,提出了一种等效复射线源来得到最终散射场的方法。设计了反射与透射的通用自动追踪程序,可进行天线和无线罩一体化的雷达载面(RCS)分析,给出了一个数值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345.
沈忠祥  华荣喜 《航空学报》1992,13(11):689-693
本文利用矩量法分析了无限大金属平板上开有二维周期性孔阵的电磁散射特性。通过引入广义波导的概念,可以统一分析孔径形状为任意的这类频率选择表面。作为示例,分别计算了无限大平板上开有矩形、圆形和等边三角形孔阵的散射特性。结果与现有文献中给出的数据极为一致。  相似文献   
346.
开展海上舰船目标复合场景电磁散射机理和模型研究对于海洋环境中的船只监测以及分类识别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面向高分辨雷达对海探测需求,介绍了研究团队近年来针对海洋环境提出的一系列电磁散射模型,具体包括:1)针对海面电磁散射提出的毛细波修正面元散射模型,面元化的简化小斜率近似模型以及针对高海情海面提出的考虑破碎波影响的面元化散射模型;2)针对电大尺寸目标提出的几何光学/物理光学混合算法及其硬件加速实现方案;3)针对船海复合场景提出的面元散射模型与几何光学/物理光学混合方法。最后给出了电磁散射模型在海杂波特性仿真分析、电大尺寸目标雷达特性分析、目标及船海复合场景高分辨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仿真与目标探测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47.
目前主流的散射通信建链方式均依靠第三方通信手段,如果在强对抗环境中,无法进行双方站点位置信息的交换,散射通信将无法进行。针对这个问题,文章提出了 1种舰载散射通信的自主建链方法,利用不同波束宽度的天线以不同角速度进行空间扫描来完成建链。在建链过程中,主站采用步进式扫描,从站采用连续快速扫描进行目标站台方位搜索。仿真结果显示:岸-舰散射通信系统可以在几秒内快速完成建链;舰-舰散射通信系统由于双移动特性,建链时间会比较长,但也可以控制在分钟级。此方法在理论层面验证了散射通信系统自主建链可行性。  相似文献   
348.
无隔道进气道RCS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谢雪明  郭荣伟 《航空学报》2006,27(2):193-197
选定无隔道进气道口面参数,在不同的极化方式下对无隔道进气道及皮托式进气道进行了电磁散射特性实验研究。比较了2种进气道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得到了各个口面参数对无隔道进气道RCS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隔道进气道是1种低RCS进气道;鼓包相对来流附面层的高度略低于1.2时最好,唇罩锯齿角在120°~135°最佳,唇罩内切角在60°时较好,鼓包相对唇口的位置在0.7~0.8时较好。终端开口与转动风扇的比较表明,无隔道进气道的后向散射主要来源于外罩唇口的电磁波散射。  相似文献   
349.
350.
综述了国内外空间探测器烧蚀防热材料的种类及其应用情况,美国主要包括高密度酚醛/玻璃钢、蜂窝增强烧蚀防热材料、PICA及PICA-X以及高密度碳酚醛材料等,国内则主要包括酚醛/尼龙、蜂窝增强烧蚀防热材料和NF材料,介绍了这些材料所应用的探测器、气动加热环境、防热材料性能和防热结构成型技术。总结了美国空间探测防热材料研制中出现的两次烧蚀异常及导致的探测器选材变化,可见防热材料与热环境耦合关系复杂。同时介绍了我国针对防热材料抵御异常损伤开展的部分工作。最后对空间探测防热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