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6篇
航空   203篇
航天技术   62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5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81.
Predicting the cutting forces required for five-axis flank milling is a challenging task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involved in determining the Undeformed Chip Thickness(UCT) and CutterWorkpiece Engagement(CW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chanistic cutting force model based on the geometrical analysis of a flank milling process. In the model,the part feature and corresponding cutting location data are taken as input information. The UCT considering cutter runout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instantaneous feed rate of the element cutting edges. A solid-discrete-based method is used to precisely and efficiently identify the CWE between the end mill and the surface being machined. Then, after calibrating the specific force coef-ficients, the mechanistic milling force can be obtained. During the validation process, two practical operations, three-axis flank milling of a vertical surface and five-axis flank milling of a nondevelopable ruled surface, are conducted. Comparisons between predicted and measured cutting forces demonstr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cutting force model.  相似文献   
82.
不同边界层厚度下高马赫数进气道自起动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欢  谢文忠  梁钢  金毅  靖建朋 《推进技术》2019,40(12):2684-2693
为了探寻入口边界层厚度变化对高马赫数进气道自起动性能的影响,对简化的二元高马赫数进气道的加速自起动过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了边界层厚度对自起动过程中流场波系结构变化和自起动性能的影响机制,获得了不同边界层厚度下的进气道自起动性能及主分离包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边界层相对厚度从0.05增加至0.3,进气道的自起动马赫数一开始保持不变,然后快速增大;相同主流条件下,不起动流场跨越主分离包无量纲压升和主分离包高度随边界层相对厚度的增大均变小;边界层动量损失厚度和跨越主分离包无量纲压升对进气道起动性能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83.
李庆波  陈钊  谢文龙 《宇航学报》2019,40(12):1431-1437
针对旋转导弹舵系统在偏转过程中出现的相位滞后和幅值畸变,给出了一种在线自适应补偿方法。介绍了旋转导弹的控制原理,并对其等效合力畸变的机理进行分析,同时对传统的补偿手段在工程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不基于精确模型的等效合力自适应补偿方法,该方法利用输入信号和实际输出之间的偏差形成闭环反馈,通过合适的补偿算法实现对等效合力大小和方向的准确补偿。最后通过数字仿真对比分析,检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
几何非线性固体壳单元新列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定义广义应力,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刚度矩阵,以克服固体壳元的厚度自锁问题;由一个基于广义应力的新的非线性变分泛函,推导了一个用于几何非线性分析的十八节点固体壳单元,精心选择低、高阶应力插值模式,保证二者正交,且对应于低阶项的刚度阵与减缩积分单元相当,对应高阶项的刚度阵用于克服单元的零能模式且可推得显式,从而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此外该单元还拥有优秀的收敛性能,即使在非常大的载荷步下也能取得好的收敛结果。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航空发动机双层结构金属机匣在受叶片冲击时的包容性问题,利用滑膛炮试验系统对双层钛合金带不同间隙叠层靶板进行打靶弹道试验。通过28次有效的弹道试验发现:对比内层(迎弹面)、外层靶板厚度相同带间隙组合的试验结果,间隙越大靶板抗侵彻能力越差;对比不带间隙组合试验结果,内层较薄组合的抗侵彻能力强于内、外层厚度相同组合。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打靶试验进行了数值仿真,有限元仿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并发现内层较薄组合的抗侵彻能力强于内层较厚组合,且两者均强于内、外层厚度相同组合;各个组合在没有间隙的情况下,弹道极限随叶片攻角增加而增加,但是速度曲线突增的攻角有所不同。无量纲靶厚决定了叶片冲击双层靶板的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86.
针对轴对称型海洋重力仪采样质量悬挂系统的刚度设计问题,运用材料力学和最小势能原理重点对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等效刚度进行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在水平面内各方向的刚度相等,与拉丝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横截面积成正比,与拉丝的初始长度成反比;系统竖直方向等效刚度与绷紧弹簧的张力成正比,与拉丝的初始长度成反比.对仪器工程应用中,因拉丝弯曲而产生的干扰阻力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在正确选择拉丝的材料和几何尺寸的条件下,由干扰阻力所引起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87.
叶片叶身截面内腔型线的光滑过渡是航空发动机变壁厚涡轮叶片结构设计的关键.为解决变壁厚插值在最大壁厚点处出现拐点而导致过渡不光滑的问题,提出变壁厚叶片结构设计方法即变壁厚抛物线插值法.该方法基于管道相交投影线拟合中弧线法,利用壁厚系数及其对应关系控制壁厚,实现变壁厚涡轮叶片结构参数化设计.设计实例结果表明:应用变壁厚抛物线插值法对不同壁厚气冷涡轮叶片进行结构设计,叶身截面内腔型线光滑,在最大壁厚点处不会出现拐点过渡.  相似文献   
88.
陈士国  王建中 《上海航天》2006,23(6):37-40,45
用矩量法(MOM)导出求解X波段波导端头裂缝口面等效磁流的公式。在此基础上,计算波导不同频率下的反射系数和驻波系数等参数。给出了BJ-100波导端头裂缝口参数的计算结果,据此讨论了裂缝长度、宽度、厚度与谐振频率的关系。另外检验了圆头与方头裂缝的等效性,并给出了波导端头裂缝谐振频率的近似设计公式。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计算结果与测试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9.
建立Ka波段分布式MEMS移相器的等效电路,设计基于此模型的分布式MEMS移相器,并对其反射损耗与插入损耗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4GHz工作带宽内反射损耗小于-15dB,在10GHz带宽内插入损耗大于-2dB,单桥相移达到35°。  相似文献   
90.
陈士国  汤策 《上海航天》2007,24(4):23-29,57
用矩量法(MOM)导出求解X波段波导端头裂缝单元间互耦等效磁流的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等效磁流在激励和未激励单元内部产生的场、反射系数、驻波系数和两单元间耦合系数等的计算公式。分别在共E、H面条件下分析了两X波段波导端头裂缝互耦的影响,并对单元间不同相对距离和工作频率时的互耦影响规律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计算值与测试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