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49篇
航天技术   40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3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本文主要介绍煤粉热解的激波管测试法及其系统的原理和软件、硬件系统组成。本系统的特点是控制与测试系统既相互独立又有数据传递。特别是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集控制与管理为一体。硬件布局合理可靠、软件丰富,且各软件模块间相互调用,克服了机器内存不够的缺陷。还具有手动操作和自动控制两种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其它小型风洞及其它机械设备的控制。  相似文献   
92.
用水平激波管研究了激波对管内壁堆积粉尘的抛撒效应。试验粉尘为玉米粉(平均直径5μm),采用 YA-16高速摄影机观察了激波特性和粉尘云的发展。结果表明,在激波扫过堆积粉尘与粉尘被扬起存在一定时间滞后,粉尘云的高度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93.
气膜孔形状对排孔下游冷却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实验研究了气膜孔几何形状及吹风比对孔排下游的局部冷却效率的影响。所用孔形是簸箕形孔、圆锥形孔及圆柱形孔,实验的参数范围为二次流孔径雷诺数 Re=10000~ 25000,二次流吹风比 M=0.3~ 2.0,在上述范围选取了 26个工况分别对 3种孔形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 :圆锥形孔、簸箕形孔及圆柱形孔的最佳吹风比分别为 1.0,0.7及 0.5。当吹风比大于 0.7时,带有扩张型出口的气膜孔的冷却效率和冷却区域均优于圆柱形孔。  相似文献   
94.
簸箕形排孔气膜冷却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五孔单排簸箕形孔气膜冷却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出了孔排下游的局部换热系数及冷却效率,并研究了喷气雷诺数及吹风比的影响,实验参数范围是:喷气雷诺数Re=10000~25000,吹风比M=0.3~2.0,测量分26个工况进行。  相似文献   
95.
The International Rosetta Mission is set for a rendezvous with Comet 67 P/Churyumov-Gerasimenko in 2014. On its 10 year journey to the comet, the spacecraft will also perform a fly-by of the two asteroids Stein and Lutetia in 2008 and 2010, respectively. The mission goal is to study the origin of come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etary and interstellar material and its implications with regard to the origin of the Solar System. Measurements will be performed that shed light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etary activity and the processes in the surface layer of the nucleus and the inner coma. The Micro-Imaging Dust Analysis System (MIDAS) instrument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Rosetta’s scientific payload. It will provide 3D images and statistical parameters of pristine cometary particles in the nm-μm range from Comet 67P/Churyumov-Gerasimenko. According to cometary dust models and experience gained from the Giotto and Vega missions to 1P/Halley, there appears to be an abundance of particles in this size range, which also covers the building blocks of pristine interplanetary dust particles. The dust collector of MIDAS will point at the comet and collect particles drifting outwards from the nucleus surface. MIDAS is based on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a type of scanning microprobe able to image small structures in 3D. AFM images provide morphological and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on the dust population, including texture, shape, size and flux. Although the AFM uses proven laboratory technology, MIDAS is its first such application in spa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cientific objectives and background, the technical implementation and the capabilities of MIDAS as they stand after the commissioning of the flight instrument,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cometary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96.
智能微尘是一种关于微型无线传感器的新兴技术.本文着重介绍了智能微尘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做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97.
压缩感知理论 (Compressed Sensing, CS) 是对信号压缩的同时进行感知的新理论,而如何通过有限的测量值重构稀疏信号是压缩感知理论中的核心问题。针对稀疏信号的重构问题,提出了迭代平滑l0 范数最小化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上次迭代得到的稀疏解估计部份支撑集I,然后建立并求解基于支撑集I的平滑l0 范数最小化问题,最后对以上两步迭代少数几次得到稀疏解。数值仿真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重构信号需要测量值数少于已有的算法,且计算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98.
朱丰  张群  顾福飞  李开明 《宇航学报》2012,33(3):358-366
利用频域稀疏的线性调频步进信号(FSCS)作为雷达发射信号,并结合空域稀疏的SIMO雷达阵列来构建二维稀疏的高分辨雷达成像模型。针对该稀疏模型,首先通过对低维数据简单补零处理,然后利用图像熵准则完成对运动目标速度的有效估计。在此基础上,结合压缩感知理论,构造有效的观测矩阵、稀疏变换矩阵以及重构算法,获得目标高分辨距离像(HRRP),进一步提出基于保相性的频域空域二维稀疏SIMO高分辨雷达成像方法。该方法可以大幅减少FSCS脉冲串的子脉冲个数,大幅减少SIMO高分辨雷达接收天线阵元个数,并获得高质量的HRRP和目标二维像。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9.
驻波电帘除尘效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月尘将对在月球表面进行巡视探测的设备产生严重不利影响。文章分析了利用驻波电帘对探测器的太阳电池板进行尘埃清除和防护,给出了电帘表面的电场分布,颗粒在电帘表面的受力状态和起跳、跃移过程,通过实验测量给出了电帘结构各参数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制备了自清洁演示系统,对电帘的能耗进行了测定;表明驻波电帘是月表探测任务中尘埃防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0.
韦顺军  张晓玲 《宇航学报》2011,32(11):2403-2409
线阵SAR是一种新型雷达三维成像技术。由于实际中线阵天线长度有限,基于匹配滤波的传统线阵SAR成像方法不仅需要大量的阵元数,而且在切航迹向的分辨率也较低。结合三维场景空间目标的稀疏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压缩传感理论的高分辨线阵SAR三维成像方法。相对于传统匹配滤波线阵SAR三维成像方法,本方法只利用少量的稀疏天线阵元回波对切航迹向的稀疏散射目标进行L1范数优化重构,大大抑制了切航迹向旁瓣影响并显著提高分辨率。最后,通过线阵SAR点目标仿真三维成像表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