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1篇
  免费   848篇
  国内免费   654篇
航空   4035篇
航天技术   1631篇
综合类   520篇
航天   1417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398篇
  2020年   374篇
  2019年   430篇
  2018年   314篇
  2017年   357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92.
本文运用应力—强度干涉理论,推导了应力为Ⅰ型极小值分布,强度为威布尔分布的可靠度计算公式,并对冗长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化,在简化公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数学技巧,改变积分公式中的积分变量和上下限。将被积函数化成在某一区域内的可积函数。采用de Boor编制的一种严谨的自适应Romberg外推格式的FORTRAN程序进行数值积分。对应予不同的组合参数,给出应力服从Ⅰ型极小值分布,强度服从威布尔分布的可靠度数值。本文最后讨论了服从这两种分布的组合参数的变化对可算度数值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考虑纳米纤维表面流体滑移效应,在二维简化模型下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纳米-微米复合纤维对惯性粒子的捕集行为。分析了纳米-微米纤维复合形式对粒子捕集效率、效率增长比例因子以及综合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米纤维迎风面45°和90°处放置纳米纤维,可显著增大复合纤维对粒子的捕集效率,并对弱惯性或中等惯性粒子捕集表现出较高的过滤性能质量因子;而当纳米纤维位于微米纤维迎风面0°位置时,仅对3μm以下粒子的捕集效率起增大作用;纳米-微米纤维间距(δ)增大对粒子的捕集效率有增大作用,且与纳米纤维放置角度和所捕集的粒子大小均有关。  相似文献   
94.
文章介绍了实现超模式采样焦平面3种解决方案面临的技术难点,为避开器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斜模式采样方法。以任意两维周期采样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斜模式采样技术的物理原理,并通过实验手段验证了斜模式采样技术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改变探测器推扫方向的采样间距符模式采样技术可以提高传输型光学遥感器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该技术相对于超模式采样技术,工程实现上要简单。  相似文献   
95.
俄罗斯的S—300实际上包括两大系列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即S一300P和S—300V。俄军方规定,凡是射程超过150公里、射高在25到30公里之间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都包括在S-300系统中。在俄罗斯的地空导弹武器中,属于S—300系列的有S一300P半机动与机动战略防空系统和S-300V机动式战区防空系统。在研制初期,前者以拦截低空喷气式进攻性空袭兵器为主,后者主要拦截战术弹道导弹。但在目前,S-300这两大系列地空导弹已发展成为反巡航导弹、反战术弹道导弹、反飞机并举的多用途防空与反导系统。S—3…  相似文献   
96.
以实践四号卫星有效载荷“单粒子事件动态监测仪’为实践基础,介绍了星载计算机基于软件结合硬件容错抗单粒子扰动的加固技术;并对半年多来在轨运行中探测到的单粒子翻转和闩锁事件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97.
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纤维缠绕(FW)线型进行了简要地分析。鉴于封头曲面上FW线型稳定性对于线型参数变化十分敏感,分析封头FW线型时,本文仍从测地线方面来考虑。依此,两赤道圆处FW角必须以左右封头几何尺寸及测地线FW条件来确定。在对筒身段非测地线FW可行性讨论中,提出了筒身段实现非测地线FW的条件,同时推导出了筒身段非测定地线FW运动控制的一般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8.
靳力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07,16(1):17-17
2006年12月8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由阿里安-5火箭成功将因特网卫星狂蓝-1(Wild Blue-1)和电视转播卫星AMC-18送入地球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99.
本文对双钟形喷管作了临界评估。对双钟形喷管内基本流场的发展、基准喷管型面的设计方法和喷管延伸段的壁面反射进行了讨论。重点考虑从海平面状态到真空状态的转捩性质和它对喷管延伸段型面类型的依赖性。本文中给出了双钟型喷管的参数法数值模拟性能结果,这些计算用来研究双钟形喷管型面造成的附加性能损失,由欧洲航天局完成欧洲未来空间运输研究计划中的先进空间运输构思合同。强调了对双钟形喷管作进一步实验研究的必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双钟形喷管的流场转捩。最后,讨论了转捩现象对系统的附加影响,通过改变室压来保证从壁面反射(海平面工作)到出口平面(真空工作)可控制分离点的突然跳跃,以改善性能。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