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航空   33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薛苏卫 《航空计测技术》1997,17(2):40-41,29
工厂检定工业用铂电阻温度计时,对于检定结果的数据处理需要很多的计算步骤,在运算过程中稍有差错便会影响到检定结果的准确性,所发出的检定证书也失去应有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在确保检定条件及精度不变的情况下,为能提高运算速度,简化运算过程,使检定人员从急琐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并且避免人为造成的差错,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用SHARPEL一5100s型工程计算器来代替人工的计算过程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其一,运算速度快,减小检定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其二,避免了运算环节的差错,保证了检定结果的可靠性;其三,操作简便,且不…  相似文献   
52.
厚膜铂电阻是80年代推出的新一代铂电阻测温元件。以铂浆料代替铂丝,用印刷工艺制成版图代替丝绕,用激光调值代替手工调值,用破璃浆料复层代替绝缘物封装。生产成本低,特性符合 IEC 标准,响应速度快,抗冲击、振动,可靠性高,用途广泛。本文综述这种测温元件的发展背景、结构特点、工艺、性能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星载空间应用的光缆因高温、真空、抗辐照等要求与地面有明显不同,星载光缆需采用永久耐热阻燃、抗静电、耐酸碱、抗辐射强的铠装光缆来加固和保护内部脆弱的光纤。星载光缆相对于地面光缆的最大区别是新增的金属编织网层、不锈钢软管层,为新材料应用,且有悬空操作、多余物控制等要求。对星载铠装光缆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着重对星载铠装光缆的无损剥除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剥除的工艺及操作难点,结合传统手工剥除方法,对星载铠装光缆剥除工具进行了创新改进,创新并提出了一种星载铠装光缆无损剥除方法并制备了操作中的防多余物装置。经多次型号任务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半自动化剥除工具和方法可大幅度提升效率及节约成本,解决整星悬空剥除难题,达到无损剥除效果,为实现星载铠装光缆的高可靠性熔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4.
用基于工业铂电阻的高精度数字温度计替代标准水银温度计,是当今温度计量的一个研究热点。迄今为止这类产品只能作为工作器具使用,其主要原因是对高精度数字温度计的长期稳定性研究还不充分。介绍了一款高精度数字温度计长达8年的稳定性研究成果,并和标准水银温度计比较,说明用高精度数字温度计替代标准水银温度计是完全可行的观点,同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5.
量子信息科学的高速发展推动了量子传感技术的研究,产生了很多重要成果,在精密测量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基于固态金刚石NV色心电子自旋探测的传感技术,可溯源至基本量子物理规律,在磁场、电场、温度、压力等传感领域的计量标准方面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金刚石NV色心优异的性质,使得严苛环境下可靠、稳定、高精度的传感应用成为可能。以其在温度测量领域上的应用为例,重点介绍最近十年来NV色心自旋探测原理和方法的发展,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论述固态量子温度计量的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56.
特殊条件下的远程、快速温度测量的前沿需求,对经典温度传感技术提出了挑战。磁学原理测温方法在这些领域颇具潜力,磁纳米粒子具备显著高效的温度–磁场转换效应及纳秒尺度的响应时间,可实现远程、高精度、快速的温度测量。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磁纳米测温技术的发展现状,具体包括几种不同的磁纳米温度测量物理模型及仿真分析方法,以及相应的温度信息提取方法与测量系统设计。基于磁纳米粒子的远程温度测量方法主要原理是测量磁化率或磁化强度信号,通过Langevin磁学模型获取温度信息。多个原型实验证明了磁纳米测温技术在远程或超快速等约束条件下应用的可行性。磁纳米温度计为大功率芯片的结温测量、瞬态温度测量、穿透金属的远程温度测量以及高超声速风洞转捩点下游温度成像等极端条件下的温度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