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53篇
航天技术   231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1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在观天巨眼系列前十三篇中,我们介绍了光学望远镜,它们只能用来观测天体发出的可见光。其实,天体还发出许多种我们人类的眼睛看不见的光线。如射电波(实际上就是无线电波,天文学上将其称作射电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古代和近代的天文学家不知道这些不可见光线的存在,他们只能在可见光范围内观测宇宙、研究天体。近一二百年来,人们才陆陆续续发现这些看不见的光线,并且陆陆续续研制出许多观测这些天体辐射的特殊的望远镜,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  相似文献   
93.
王歆  刘林 《宇航学报》2001,22(5):62-65
星际探测器轨道的特征与探测目的密切相关,对目标天体两级地区进行探测显然采用的是极轨道(或接近极轨道)。对于这类卫星(或称轨道器),如果轨道半长径较大,则会因第三体报骚动国导致轨道偏心率增大,使其近星距减小到等于目标天体的赤道半径而落到该天体上,结束其运动寿命,即使目标天体不存在大气(如月球等)亦会如此。  相似文献   
94.
《航天器工程》2017,(1):28-35
为减小载人近地小行星探测器的系统质量,提出采用先期运送部分推进舱至小行星、可伸缩式舱体、发展核推进技术的3种技术途径。介绍了国内已有的载人近地小行星探测器的系统组成及其质量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个载人登陆探测近地小行星的算例,给出了采用上述3种减小质量途径的载人探测器系统质量估算结果。对3种技术途径的探测器总质量减小效果进行了对比,对各技术途径的特点和难点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3种技术途径均可有效地减小载人探测器系统的总质量,有助于提高载人近地小行星探测任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
一直以来,航空业都在围绕提高飞行安全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霍尼韦尔是全球领先的航空安全产品的提供商。该公司推出的一项令业界瞩目的航空安全解决方案就是增强型近地警告系统(EnhancedGroundProximityWarningSystems,EGPWS)。这一产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减少可控飞机撞地(CFIT)引发的事故。此外,霍尼韦  相似文献   
96.
近年来,B737、ERJ系列等先进的国外喷气式客机在延安机场五边进近时会发生因触发机载近地警告而导致的复飞,对飞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五边进近触发机载近地警告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7.
钱茹 《飞碟探索》2010,(2):39-39
<正>2010年1月13日,一颗最新发现的小行星向地球方向飞来,并于1月14日与地球近距离擦肩而过,两者之间的最近距离仅为地月距离的1/3。这颗小行星是从现在起到2024年间已知的最靠近地球的天体。  相似文献   
98.
古怪的天体     
我们知道,一次单一的核弹爆炸能造成一场灾难性损害。那么,可以想象比一个核弹爆炸更大的能量,不是2个、10个、1000万个,而是100亿那样的爆炸会是怎样的呢?天文学家有证据证明,在太阳系中曾经发生过相当于100亿个核弹爆炸的足够力量的碰撞。在碰撞之后,产生  相似文献   
99.
空天瞭望     
<正>美商业发射责任保护措施续延3年根据奥巴马总统2009年12月28日签署的一项法案,美国政府将在今后3年内继续为商业航天发射厂家提供灾难性事件责任保护。这项措施要求联邦政府就超过5亿美元、最高15亿美元的发射相关损失第三方索赔向商业发射厂家进行补偿。超过15亿美元后,责任仍由商业发射  相似文献   
100.
王麟 《飞碟探索》2008,(6):23-23
你听说过这样一个奇怪的星体吗?早在20世纪30年代,天文学家在观测星空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天体。对它的光谱所做的分析表明,它既是“冷”的,只有几千摄氏度;同时又是十分“热”的,达到几十万摄氏度。也就是说,冷热共生在同一个天体上。1941年,天文学界把它定名为共生星。它是一种同时兼有冷星光谱特征(低温吸收线)和高温发射星云光谱(高温发射线)的复合光谱的特殊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