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608篇
航天技术   134篇
综合类   122篇
航天   2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Web方式下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Web方式下信息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实例,重点阐述了Web方式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及及关键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22.
国外航空遥测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机载数据采集、记录、遥测传输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国外航空遥测技术发展的特点及趋势。主要内容有 :机载数据采集的分布式体系结构、采集器内部开放式总线结构、同步采样、数字信号处理、全软件编程和自动化检测 ;机载记录从模拟记录转向数字记录、从单一记录转向采集记录一体化、从单一的磁带记录转向多种介质记录 ;遥测容量扩大、图像压缩传输、新型遥测接收天线、数字化设备等。  相似文献   
23.
王洪锋  尹曙明 《中国航天》2007,(10):20-21,25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拥有用于不同用途的三种航天测控网,即地基网、天基网和深空网。其中地基网采取用户驱动方式,可为各种低地球轨道(LEO)、地球同步轨道(GEO)、高椭圆轨道、亚轨道以及发射轨道等多类不同任务用户提供覆盖任务生命周期的多频段遥测、遥控和跟踪服务。  相似文献   
24.
一、中国民航自动转报网介绍(一)中国民航转报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中国民航自动转报网是民航系统最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之一,基于该网络开展的平面电报通信业务是保证民用航空飞行安全和正常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25.
静电绘图仪JDH791作为计算机的外设,具有很多优点,引入Y_9等遥测系统时,应设计相应的接口。该文简述智能接口的原理、基本结构和它的工作过程。由于设计了智能接口,使静记录系统具有一定智能。  相似文献   
26.
民航是国家经济的重要部门,民航行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实现民航强国目标,都有赖于行业各企业单位(包括空管部门内的各个企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紧密结合行业和本企业的特点,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27.
罗开元 《中国航天》2006,(6):18-19,25
三、国外空间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方式的利弊空间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浩繁,耗资巨大,政府投入是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和主要资金来源,而其他各种投资方式都是作为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有益补充。各种投资方式各有千秋,有利有弊。下面对各种投融资方式的利弊进行分析。1、纯政  相似文献   
28.
电影片名翻译的四个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影片名的翻译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须考虑多种因素。论文从思维方式、语义学、符号学以及分类学等方面,多角度探讨电影片名英汉互译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方法,并提供了“宏观结构”、“剧情要素”等可供具体操作的片名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29.
企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企业或组织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总的行为方式、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它是通过企业长期经营与培育而形成的一种有别于其它企业的、能反映本企业特有经营管理风格的、被企业成员所共同认同和自觉遵守的  相似文献   
30.
二、一次性运载火箭的发展趋势尽管实现可重复使用是航天运载器技术发展的目标,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航天发达国家也在通过一系列计划推动这一目标的早日实现,但由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难度大,牵涉的关键技术多,所以近期还无法取代一次性运载火箭。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国仍会继续重视发展和改进一次性运载火箭,并以其为主执行各类航天发射任务。与此同时,各种型号的一次性运载火箭将在提高运载能力和可靠性的同时,着力降低发射成本。(一)航天发达国家的主流一次性运载火箭仍在纷纷更新换代,大直径、少级数和大运载能力是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