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6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188篇
航空   1090篇
航天技术   293篇
综合类   227篇
航天   92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旋翼螺旋桨/机翼巡航状态气动干扰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优化倾转旋翼机气动布局,研究旋翼螺旋桨与机翼间复杂的气动干扰,在考虑有限翼展三维效应、翼尖小翼情况下,通过改变机翼外翼段的长度,研究了旋翼螺旋桨与机翼间的气动干扰规律.使用计算流体力学的三维非定常计算方法获得了巡航状态下旋翼螺旋桨与机翼的流场特征及气动特性参数,研究了螺旋桨滑流对机翼的上洗、下洗作用,以及机翼对螺旋桨...  相似文献   
992.
提出采用加速度反馈方案,在无需加大系统带宽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动态刚度,从而提高了系统对周期性干扰的抑制能力。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相比,采用加速度反馈确实能够较好地抑制系统中的周期性干扰。  相似文献   
993.
上游转子对下游静子叶片气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轴流压气机上游转子对下游静子干扰产生的叶片非定常气动力的大小和频率的变化规律,采用在静子叶片表面埋设微型动态压力传感器的方法,在一台低速单级轴流压气机实验器上进行了静子叶片表面压力的测量。测量覆盖了不同轴向间距、不同转速下从近堵塞到近失速的宽广范围,并对实验测量得到的静子叶片非定常气动力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以分析其频谱特性。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初步认识了流量、轴向间距及转速等因素对轴流压气机转/静干扰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4.
椭圆形超燃燃烧室内燃料喷射和掺混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优化超燃燃烧室的工作效率和性能,针对椭圆形超燃燃烧室内的燃料壁面垂直喷射方案,通过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燃料喷射方案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不同喷注位置的壁面曲率值、喷嘴直径以及反射激波干扰对流场特征及燃料掺混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喷注位置的壁面曲率对燃料掺混的影响程度与喷嘴直径相关。当喷嘴直径较大时,壁面曲率值越小,燃料的掺混效率越高,但总压恢复系数越低;当喷嘴直径较小时,壁面曲率的改变对燃料横向喷流方案的掺混效率和总压恢复影响很小。在相同喷射动压比下,不同喷嘴直径方案的流场特征以及燃料喷射掺混特性均存在相似性,缩小喷嘴直径能够提高燃料的掺混效率。就本文的研究状态,喷嘴直径为4mm的方案在燃烧室出口处的掺混效率比直径为10mm方案的高出约46.7%。此外,通道中的激波/掺混层相互干扰会大幅降低燃料穿透深度,但产生的剧烈剪切运动能够提高燃料掺混效率。  相似文献   
995.
针对某型直升机WL-9无线电罗盘在240k Hz频点定向性能不稳定直至无法定向的疑难故障,分析了与故障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逻辑推理和相关组态模拟,进行了机理验证,最终排除了故障。  相似文献   
996.
在1m非定常风洞中开展了两机编队飞行试验研究。前机采用尾支撑转接垂直叶型支杆与坐标架连接,可以实现相对位置(纵向、侧向和垂向间距)的精确改变;后机通过尾支撑连接到风洞的主支撑机构上,可以实现迎角的变化。采用内式六分量应变天平测量后机的气动力受前机尾涡流影响的变化情况,对后机的绕流场进行了PIV测量。试验中使用了2组模型,一组是简化的翼身组合体模型,另一组是翼身融合体飞翼布局模型。结果表明:当前机翼尖涡靠近后机翼面时,后机的升阻比变化较明显;当前机翼尖涡靠近后机翼尖时,后机可获得最大升阻比;前机迎角增大时,后机的升阻特性有较明显变化;当后机的迎角大于8°时,其升阻比基本不受前机影响。  相似文献   
997.
由于NOMA(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能够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频谱效率,因而在空间信息传输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N O MA在传输过程中必然面临的同步问题以及不同用户信号间的彼此干扰问题,提出了N O MA异步干扰消除方案.首先采用过采样使得输出符号之间的噪声分量彼此独立,然后利用过采样输出序列间良好的结构性,分别采用SIC(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串行干扰消除)、BP(Belief Propagation,置信度传播)、MLSD(Maximum Likelihood Sequence Detection,最大似然序列检测)等对采样输出的序列进行信号检测.仿真结果表明,符号异步NOMA相比于同步NOMA具有更好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998.
对短波干扰的电磁态势进行实时的预测,可以更好地配置干扰资源,掌控干扰效果.分析了天波干扰态势预测的现实需求,给出了天波态势预测方法步骤,并提出预测软件架构设计.  相似文献   
999.
干扰效果度量标准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目的在于寻求适合度量各种电子对抗技术有效性的标准和方法。文中将现行的电子对抗技术归纳为三类:遮盖性干扰,欺骗性干扰,“隐身”性干扰;并根据不同的干扰类型建立了相应的电子对抗模型,提出了干扰有效度的度量标准和方法。从功率准则出发,对遮盖性干扰提出了干扰因子的概念;对欺骗性干扰,从概率准则出发提出了干扰有效概率的概念;对隐身技术,从有效散射面积观点出发,提出了用有效散射面积的减小量或烧穿距离的减小量来度量干扰有效度的方法。这三样不同的度量标准和方法,都是简单易行、便于计算的,本文对各种度量标准进行了详细推导,给出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00.
NEWS     
《空中交通管理》2004,(6):52-52
防干扰 确保指挥飞行正常,首都机场终雷记录被刷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