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47篇
航天技术   23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01.
高空羽流场的DSMC计算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小推力发动机的高空羽流场为研究对象,实现了高空小喷管氮气流DSMC方法数值模拟,验证了DSMC方法在高空膨胀流中的可用性,并在现有设备基础上,进行一组高空羽流试验,给出试验与计算的对比结果。结果表明:喷管出口附近能得到满意结果,由于实现设备能力所限,远场试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2.
真空羽流的数值模拟及真空羽流污染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用DSMC方法对真空羽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所得数值模拟结果符合流动规律。建立了真空羽流污染的基本理论模型,并进行了真空羽流污染的数值计算与分析研究,所得结论与理论分析一致。本文的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羽流污染规律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3.
阳极层推力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阳极层推力器的工作原理、特点、羽流特性以及国内外阳极层推力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介绍和分析,指出了阳极层推力器是目前应用前景最好的电推进器之一,并且阳极层推力器正朝着更高功率和/或更高比冲的方向发展。随着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功率和/或高比冲的阳极层推力器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世界各国在这上面的投入也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4.
介绍在没有外流的高真空环境下,国外的一些发动机羽流边界及撞击卫星部件的力学特性计算模拟方法。详细给出了用工程近似方法计算羽流场和撞击特性,并给出了美国通讯卫星 Satcom 和 Gstar Ⅱ有关喷管流动和羽流参数的算例。在介绍了国外现有的地面模拟设备后,介绍了我所设备的模拟能力并提出了开展模拟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5.
MEMS固体微推力器可以形成单元数量巨大的微推力器阵列,适合低成本微、纳卫星系统,是极具潜力的新型卫星推力器。为研究基于纳米铝热剂的MEMS推力器工作特性,开展了大气和真空点火实验。大气下的燃烧羽流与空气进一步燃烧,导致羽流的发光持续时间约数ms,远大于真空试验,过估了在真空条件下的推力器作用时间。真空试验获得了动态推力特征和有效工作时间(约250μs),估算推力器的冲量约55μN·s~80μN·s。羽流影响范围的直径约为30mm、流向约70mm,羽流颗粒的运动速度约132m/s。测试结果显示,底部点火先将推进剂挤出喷孔,而后在外部燃烧和爆炸。羽流形貌有两种特征:一种是剧烈爆炸,产生蘑菇云状气体产物;而另一种未产生气状产物。前者的冲量和有效工作时间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6.
针对目前对真空舱背溅射沉积污染的计算模型误差较大的问题,对地面实验中离子推力器的背溅射沉积污染效应开展了研究,提出了更精确的计算模型。由于Reynolds的模型对束流密度在轴向上误差较大,采用改进型的离子束流模型对偏离推力器80 cm位置的真空舱背溅射沉积率做了计算,并与实验结果对比校验,结果吻合较好。用校验过的模型对光舱环境和防溅射靶环境的背溅射沉积效应开展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光舱工况的返流沉积率为2.36×10-10 g/(cm2·s),安装防溅射分子屏的工况在推力器上的背溅射沉积率为2.51×10-11 g/(cm2·s),结果表明添加防溅射分子屏后背溅射沉积污染量可以降低近1个量级。   相似文献   
107.
固体火箭羽流红外特性的DOM法模拟及高度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固体火箭羽流的红外特性,建立了贴体坐标系下,考虑气相和Al2O3凝相温度不相等及Al2O3粒子直径变化情况下,计算固体火箭羽流红外特性的方法——离散坐标法(DOM)。计算了光谱2~5μ范围内,某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地面及不同飞行高度下羽流的红外特性,研究了飞行高度对羽流红外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固体火箭羽流的红外辐射中,粒子辐射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粒子辐射在不同的波带对固体火箭羽流辐射的影响有所不同;在高度30~60km范围内,固体火箭羽流在光谱2~5μm沿表面外法线方向的辐射强度随飞行高度的上升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8.
火星探测器着陆过程中的发动机羽流与火壤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一方面探测器底部的火壤表面成分及分布形式被破坏,影响探测器的着陆过程;另一方面受发动机羽流作用而扬起和悬浮的颗粒,会影响探测装置的可靠工作.针对此问题,利用数值模拟,对火星探测器着陆过程中的发动机羽流和火壤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不同发动机高度和推力下火壤颗粒...  相似文献   
109.
针对在轨航天器羽流效应对航天器整体寿命的影响,在"DFH"系列卫星姿控发动机喷管羽流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喷管的轴对称模型,选取矩形计算区域,设定一定的边界条件和计算条件,采用轴对称单组分直接模拟蒙特卡罗(DSMC,Direct Simulation Monte Carlo)方法对相应实验状态的羽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比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测量结果,表明DSMC数值模拟羽流流场的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流动规律,实验验证了所编制的轴对称DSMC数值模拟程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0.
文章通过DSMC(Direct Simulation Monte Carlo,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对卫星发动机羽流进行数值模拟,对仿真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证实了DSMC方法可以比较精确地模拟羽流场。在建立卫星污染模型的过程中,针对污染发动机喷口形状的变化以及出口参数的变化,对DSMC方法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喷口形状和出口参数的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并得到最优的卫星敏感表面羽流污染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