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39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1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 毫秒
41.
通过对一起A320飞机空中出现自动驾驶失效故障的排除,找出故障原因为起落架空地感应机构内部磨损,为类似故障的排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43.
甚高频空地数据链系统与ARINC618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数据链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介绍了中国民航基于VHF的ACARS数据链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典型的ACARS机载设备的组成、数据流程和频率管理;重点解释了ARINC618协议中电报结构和各段的定义。  相似文献   
44.
45.
46.
发动机表明符合性试飞科目飞行中推力确定(In Flight Thrust Determination, 简称IFTD)试验点多、耗时长、费用高。为提升试飞架次效率和地面监控力度,降低架次成本,基于FLIGHTLAB软件开发了面向物理的空地一体化仿真模型系统,并采用卡尔曼滤波和遗传算法对模型输入数据进行了实时处理和动态优选,最后基于QT开发了空地对比监控界面在某型号IFTD试飞中进行了应用。经验证,所建空地一体化仿真模型能够有效对某型号的发动机运行和动力学响应进行模拟,发动机各项参数的平均误差约为3%,采用的数据实时处理和动态优选算法能够良好地匹配空地一体化仿真模型系统,使系统有效运行,在IFTD试飞中,仅两个架次就为试飞节约燃油约3 t;本次应用表明,空地一体化技术,在飞行前能够为试验点可达性分析和试验点优选构型分析提供支持,在飞行中为试飞监控减轻负担。  相似文献   
47.
甚高频空地数据链的通信链接控制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张其善  方新  朱衍波 《航空学报》2000,21(3):210-213
通信链接控制模式与甚高频 ( VHF)空地数据链的性能、系统容量和系统冗余度密切相关,采用嵌入式马尔可夫模型,详细分析了目前正在使用的两种典型的通信链接控制模式对空地数据链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以此提出一种有效的新型通信链接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48.
飞行试验是民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试飞周期较长会导致飞机交付时间延迟、企业信誉损失、资金无法及时回笼等问题,因此中国民机飞行试验在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虚拟试飞指试飞环节中含有一个或多个采用了仿真手段的试飞技术。借助虚拟试飞技术可以构建“预测试验比较”迭代式的试飞新模式,提前开展试飞结果预测和试飞风险评估,保障安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界定了虚拟试飞概念,选取了虚拟试飞中较为典型的地面试飞与空地一体试飞,阐释了其技术概念、讨论了其应用范围、说明了其实现原理、梳理了其应用现况,并针对国内空地一体试飞实际应用较少的情况,提出了一套用于评估在实际飞行试验中引入空地一体试飞平台可行性的装备论证方案。  相似文献   
49.
在空地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中,空中平台的硬件设备限制使得后处理阶段数据传输速度以及处理能力减弱。针对空中平台的特性,提出了一种适合空地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数据协调方案。首先,采用量子纠错技术减少原始密钥的误码率;其次,设计了一种新方法用来制备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译码算法中的随机置换序列;最后,兼顾LDPC译码算法性能和算法硬件实现复杂度,选取了软判决中最小和译码算法。仿真分析表明:量子纠错处理后的原始密钥误码率明显减少,错误率由29.5%减少为4.4%;使用新方法生成随机置换序列,在保证序列随机性的前提下效率提升,生成长度为10 000的随机置换序列所用时间约为0.019 s;LDPC译码算法中最小和译码算法性能适中且硬件实现简单。   相似文献   
50.
国外无人机机载空地武器的发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赞 《国际航空》2011,(9):78-80
无人机最早装备的空地武器多为满足应急作战的需要,因此并未过多地考虑无人机本身的特点。目前,新一代无人机机载空地武器的发展则以满足无人机,特别是中小型无人机挂载和打击的需要为目标,在小型化和载机安全性方面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