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43篇
航空   294篇
航天技术   449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1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双钟型喷管高度补偿特性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双钟型喷管流场中存在的激波、激波与附面层相互作用、大尺度分离流动等复杂的物理现象,应用RNGκ-ε湍流模型封闭二维粘性可压缩N-S方程组,采用二阶迎风格式及隐式Gauss-Seidel迭代方法进行耦合求解,对双钟型喷管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双钟型喷管在低空出现壁面可控流动分离,避免了过膨胀现象,性能优于大面积比钟型喷管;在高空下为完全附着流动,性能优于小面积比钟型喷管,实现了高度补偿特性。  相似文献   
22.
瓦状特征型面塞式喷管三维计算与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了解瓦状塞式喷管的性能,采用NND差分格式求解三维N S方程和空气冷流对6单元瓦状特征型面塞式喷管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研究模型的内喷管面积比为4,总面积比为40,设计压强比为1047。计算得到了流场马赫数和塞锥表面压强分布、喷管推力系数效率,以及不同压强比下中心平面、过渡平面和边缘平面的塞锥表面压强变化规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效率数值最大相差1%。实验塞式喷管最大的推力系数效率为0 995,同钟型喷管相比,具有很好的高度补偿能力:从地面到高空,效率在0 93~0 995之间变化。和以前简化型面的4单元瓦状塞式喷管相比,实验和数值模拟均说明塞锥特征型面的优化设计提高了喷管性能,更充分体现了塞式喷管的高度补偿特性,可以成为未来工程应用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23.
“瓦”状塞式喷管的数值模拟与实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梧叶  刘宇  马彬  程显辰 《推进技术》2002,23(4):292-297
为了寻求高性能和更接近工程应用的发动机,提出了一种内喷管为轴对称喷管,塞锥为凹面的“瓦”状塞式喷管,分析了这种塞式喷管的优缺点,并针对一研究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比较,数值模拟采用NND格式求解曲线坐标下的三维平均雷诺的N-S方程,并用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封闭方程组,实验研究采用酒精和氧气作为推进剂进行了热试车;研究模型的内喷管面积比为3.24,总膨胀比为22.15,设计压力比为220,结果显示“瓦”状塞锥改善了塞锥的流场,并且当压力比在16.8-220的范围内变化时,其相对理想喷管的喷管效率在0.90-0.96内变化,对发动机设计作进一步改进,其性能有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4.
董朝阳 《飞行力学》1992,10(4):39-47
本文用能量状态近似法和奇异摄动法两件方法讨论了最优飞行剖面的生成.并以某机为例,用能量状态近似法求出了给定航程下的最优飞行剖面和给定初、末状态的爬升飞行剖面;为了对两种方法比较,也给出了奇异摄动法求得的爬升剖面.  相似文献   
25.
容栅数显高度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容栅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及特点,着重阐述了容栅数显高度仪的机械结构和电气原理  相似文献   
26.
一架飞机的最大高度受下列三个因素的限制:最大的认证高度、抖振极限的最大高度和推力极限的最大高度。这三个最大极限高度决定了最大运行高度。目前,波音公司生产的飞机的飞行管理计算机能判定这三个最大高度、选择最大极限高度并且能够通过飞行管理计算机的控制显示器向飞行机组提供建议。飞行机组能使用这些信息去接受或要求空中管制改变飞行高度层。最大运行高度不是飞行中燃油利用的最典型、具有效的高度。飞机也不可能飞行在最佳高度或最佳高度附近。尽管如此,飞得高些还是比飞得低些更可取,而是否飞行在最大高度或它的附近,应该…  相似文献   
27.
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分析了冲击体质量和冲击高度对里氏硬度测量值的影响,同时给出了一个两因素水平的可允许变动范围.  相似文献   
28.
在长距离GPS实时动态定位(RTK)过程中,电离层延迟误差是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源.目前,由于采用全空间电离层模型精度不够,对长距离RTK定位主要采用双差电离层残差内插方式.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电离层模型.该模型仅对每个卫星轨迹通过的电离层部分进行建模,可适用于高精度GPS定位.采用香港数据,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低纬度电离层变化,并可支持GPS厘米级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9.
钢筋砼条基及独立柱基有效高度的实用计算公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便于广大工程实践人员对基础有效高度的确定,根据规范GB50010-2002及GB50007-2002推导求解出基础有效高度的实用计算公式及计算表格。  相似文献   
30.
本文采用显式 TVD 格式,求解薄层 Navier-Stokes 方程,计算了激波与楔面相互干扰的流场情况,得出了马赫反射的各种等强度线及固壁面上详细的物理量分布,根据计算得出的流场,计算了壁面摩擦阻力及热流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