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03篇
航空   515篇
航天技术   214篇
综合类   95篇
航天   2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微惯性测量单元(MIMU)的标定技术是低精度惯性导航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传统标定方法操作复杂,标定精度严重依赖转台精度。为解决大批量MIMU快速标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GA)的微机电系统(MEMS)加速度计快速标定方法,将加速度计标定问题转化为参数优化问题。首先,利用模观测原理构造目标优化函数;然后,分析系统可观测度确定最优标定编排方案;最后,采用全局搜索的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标定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与牛顿迭代法相比,标定精度提升1~3个数量级,运算速度提高61%。标定后解算的水平姿态角误差小于0.1°,可实现与传统标定方法相同量级的姿态精度,验证了所提方法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2.
李宁  刘志勇  王娜  杨垒 《航空学报》2022,43(2):357-367
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线易受到外部阵风等扰动、系统不确定及难以实现高指向精度的问题,为实现系统的高性能指标,提出了基于回路成形和扰动/不确定观测补偿(DUEA)的思想的方法.首先,使用混合灵敏度H∞设计方法对标称模型设计主控制器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最优跟踪;然后,针对影响系统输出的外部扰动以及系统不确定部分,基于等效输入扰动...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国军标中加速度计自旋修正系数标定方法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不明确的问题,从加速度计误差模型出发,推导了自旋修正系数的标定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自旋修正系数标定方法及其实施步骤.不同于现有标定方法,该方法不需使用加速度计误差模型中其他系数的标定结果,也不需使用复杂的数据拟合方法.  相似文献   
994.
为了研究钛合金叶片振动疲劳特性,基于电磁振动测试平台和非接触式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开展了试验工装和试验程序设计.通过本文的传感器标定和振动应力标定方法研究,发展了基于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非接触测量式钛合金叶片振动疲劳试验手段,进而完成了疲劳考核试验和裂纹扩展试验,研究了裂纹长度和固有频率随疲劳循环数累积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95.
重根特征向量导数的统一迭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模态法之外,作者提出过好几种计算重特征向量导数的方法,如直接扰动法、广义逆法、动柔度法和混合移频动柔度法等。这些方法是不同的,其中有两种方法仅用于许多特征向量导数才是有利的.还有一种方法不能用于密集根情况。本文企图将这些方法统一成同一迭代格式。这就大大简化了这些方法的编程和执引过程。这种统一迭代格式不仅可用于密集根状态,还可以经济地用于许多特征向量导数的计算。数值结果表明,所有演变、改造过的方法都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96.
某型磁航向传感器是机载导航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定期对其进行标定,以确保所测磁航向的准确性,而标定精度不满足技术指标的要求是标定中经常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磁航向的测量原理和误差来源,结合当前的标定方法进行分析,明确故障原因,提出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997.
针对某型无线电高度表灵敏度超差故障频发问题,本文分析了该高度表的组成及测高原理,建立故障树并开展故障分析,明确故障原因。通过攻关研究,掌握了该型高度表的灵敏度调节技术,有效缩减了产品修理周期,节约了修理成本。  相似文献   
998.
一种基于二消失点的摄像机自标定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仅利用两个相互正交方向的消失点进行摄像机自标定算法,该算法只需场景中能找到两组正交方向的平行线就能完成标定工作。与传统的利用三正交方向消失点标定算法相比,该算法对场景的约束性大大减弱,整个求解过程完全线性化,并且算法能够标定包括畸变因子在内的全部内参数。最后分别用合成数据和真实的图像数据对本文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比较好的实用性和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9.
传统BDS(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分集接收机在定位时,直接使用每个天线的卫星信号,导致定位位置点不明确,定位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分集定位技术。首先,给出了一种基于通道码相位的天线时延标定算法,以消除不同天线的硬件时延差异;然后,介绍了一种不依赖于外部姿态信息计算北斗坐标系下天线基线向量的方法,并对计算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介绍了一种考虑天线时延和基线向量的分集定位解算算法,通过将定位结果归算至基准天线,明确了定位位置点,从而提高了定位精度。在室外静态环境条件下进行了对比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定位技术使BDS分集接收机的定位精度得到了明显提高,达到了单天线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机器人卫星装配阶段舱板与主框架装配精度低、装配干涉力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视觉与力觉的卫星装配误差在线测量与补偿方法。利用视觉检测装置建立卫星舱板与主框架装配误差在线测量系统,并完成了双目标定、机器人手眼标定、其他部件相对位姿的标定,提出了卫星舱板与主框架装配误差补偿控制方法,实现了装配误差实时测量与精确补偿;同时,通过力觉检测装置完成了机器人末端负载辨识与重力补偿,实时测量卫星舱板与主框架装配干涉力,实现了卫星柔性装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融合视觉与力觉的卫星装配误差在线测量与补偿方法后,卫星舱板与主框架装配误差控制在0.2 mm以内,装配干涉力小于50 N,满足了卫星装配的精度需求,证明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