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9篇
航空   250篇
航天技术   122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3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荣刚  许志  唐硕  贾生伟 《宇航学报》2019,40(6):655-665
以具有终端落角和落速约束的小升阻比短距滑翔高超声速再入打击飞行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弹道调整段来实现对飞行器的初步大幅度减速,并使其满足中末制导交班条件,以解决飞行器捕获目标后难以直接对其进行定向定速打击的问题。首先设计了一种变角偏差反馈系数的偏置比例制导律,解决了末端攻击段弹道下压困难以及导引头视场稳定跟踪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攻角和弹道倾角估计的末端减速指令生成方法,有效解决了基于理想速度曲线减速控制方法精度不足的问题。因此,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方案能够有效控制飞行器终端落角和落速,并具有较高的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52.
为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将μ分析理论应用到标称再入轨迹的评估中.采用线性稳定储备准则,在密度、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存在不确定性时,对标称轨迹在制导律下的制导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根据所获得的最坏参数组合,采用系统的开环尼克尔斯曲线验证了μ分析的结果;分析了系统所能容纳的最大不确定性参数,并研究了系统对不同不确定性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密度、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不确定性中,阻力系数对该标称轨迹的鲁棒稳定性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3.
为设计大气层内大范围机动、可实现急速拐弯与下压、终端飞行参数可调的高超声速轴对称再入机动飞行器气动外形,针对总体、控制等相关专业的工程研制需求,在剖析机动飞行法向加速度、机动配平能力和机动距离产生机理的基础上,通过经风洞试验修正过的无粘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锥体与翼身组合体气动特性,分析得出了细长双锥体加四个全动式三角形空气舵是满足较高升力和升阻比、静稳定裕度合理、较高舵面效率和较小负载力矩等高超声速机动飞行要求的最佳气动外形;采用混合水平的正交设计法,得到各外形因素影响机动性能的规律和极差值.据此,开展风洞试验,选择出了满足工程研制总体技术指标要求的最优气动外形,并验证了理论预测的合理性.此外,针对优选出的+字布局与×字布局两种不同的布局形式,从舵面控制方式、舵面效率、机动性能和航向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得到×字布局在升力、升阻比、舵面控制效率、静稳定裕度等方面均优于+字布局但工程实现相对复杂的结论.  相似文献   
54.
姜鹏  郭栋  韩亮  李清东  任章 《航空学报》2020,41(z1):723776-723776
提出了一种多飞行器再入段时间协同弹道规划方法。首先,在纵向平面内规划满足航程与终端约束的纵向标称轨迹。随后,在采用轨迹跟踪律跟踪纵向标称轨迹的同时,运用考虑初始横侧向状态的多边界航向偏差角走廊策略控制飞行器的横侧向机动,以满足到达时间约束与终端约束,进而实现单枚飞行器到达时间约束下的轨迹规划。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飞行器的到达时间分布与飞行能力分析,给出了最小与最大到达时间的分析计算方法,并根据多飞行器协同再入的任务需求完成了协同飞行时间决策。最后,多飞行器协同再入与扰动条件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规划出满足到达时间与终端约束的协同再入轨迹,具备良好的计算精度与鲁棒性。  相似文献   
55.
李正洲  贺元元  高昌  张小庆  王琪 《航空学报》2020,41(5):623356-623356
气动外形设计是有翼再入飞行器(RV-W)的关键技术之一。分析了气动参数对再入飞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有翼再入飞行器气动外形设计的规律和准则。基于上述设计准则,以类X-37B飞行器为研究对象,集成几何参数化建模、气动力、气动热、热防护等学科快速分析方法,采用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以最优气动特性为目标对飞行器气动外形进行了优化;得到优化气动外形后,对飞行器热防护系统(TPS)进行了轻量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外形的气动特性相比初始外形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设计优化得到的热防护系统重量占比(8.7%)优于同类飞行器的热防护系统重量占比统计数据,说明了本文有翼再入飞行器气动外形集成设计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同类飞行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波特 《太空探索》2010,(7):46-49
最后的绝唱 大约1200名各界人士整齐地站立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跑道两侧,美国航宇局的员工身着白色缎带,绶带上印有“阿特兰蒂斯”的字样,上面还印着航天飞机图案。所有人注视着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晴朗的清晨天空中滑翔而下,降落在地面,结束了它12天的旅程,也结束了它25年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57.
基于阻力与能量的关系,优化并设计了再入参考弹道。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在线推导了轨道控制器的各项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阻力与能量关系剖面设计的再入轨道满足各项约束,成功地导引飞行器到达TAEM终端,而模糊PD控制器则能排除干扰,实时跟踪参考弹道。  相似文献   
58.
基于遥测信号的3Δt无源定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再入遥测信号的3△t无源定位技术,它具有系统简单、可靠性高、构成灵活等优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其基本原理,着重对遥测体制的选择与精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采用GPS同源共视原理实现地面站之间的纳秒级相对时间同步技术,以及纳秒级时间同步数字钟和时间记录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9.
用阶跃响应法,在风洞中测量小不对称物体配平性能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数据处理及部分实验结果。 模型支承于空气静压轴承。在模型内部设有电磁机构,在一次吹风中,可以阶跃方式多次提供不对称量。由高精度、非接触的感应同步器数字测量模型俯仰角变化历程。用修正Newton-Raphson法处理数据,求出小不对称量引起的配平角δ_o、俯仰力矩C_mo和气动刚度C_ma、气动阻尼C_mq等参数。 对11°斜切锥,钝度比分别为0.06及0.16的模型进行了风洞实验。实验M数为33.5和4。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实验原理、设备及方法可提供较好的精度及分辨率。实验还求出了配平性能(δ_o,C_mo)以及C_ma,C_mq随M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0.
满玉贞  戴敏 《航天》2014,(12):16-17
无边的夜空上繁星点点,笼罩着波涛汹涌的印度洋,一艘万吨巨轮--远望3号船像一叶孤舟乘风破浪而来。再过一个小时,探月三期试验返回器将飞临印度洋的上空,进入远望3号船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